动态测定血浆N―端脑利钠肽在川崎病诊治中应用.docVIP

动态测定血浆N―端脑利钠肽在川崎病诊治中应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动态测定血浆N―端脑利钠肽在川崎病诊治中应用

动态测定血浆N―端脑利钠肽在川崎病诊治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 探讨动态测定血浆N-端脑利钠肽(N-terminal pro-brain peptide, NT-pro BNP)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 KD)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2例KD患儿为研究对象, 测定所有患儿入院时及出院时NT-pro BNP浓度, 根据有无累及冠状动脉分为冠状动脉损伤(CAL组)10例和非冠状动脉损伤(NCAL组)22例, 设立同期住院2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为对照组, 测定NT-pro BNP浓度, 分析NT-pro BNP浓度动态变化及意义。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CAL组及NCAL组患儿NT-pro BNP浓度在入院时均显著升高(P0.05);与入院时相比, CAL组及NCAL组患儿NT-pro BNP浓度在出院时均有所好转(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三组患儿均于入院次日晨空腹抽取静脉血进行NT-pro BNP浓度测定, CAL组与NCAL组患儿于出院前1 d晨空腹抽取静脉血进行NT-pro BNP浓度测定。KD患儿均采用丙种球蛋白和阿司匹林标准治疗。所有纳入研究患儿均获得监护人知情同意 1. 3 诊断标准[3, 4] ①发热持续5 d以上, 抗生素治疗无效;②单侧/双侧眼结膜充血(无渗出物);③口唇充血皲, 舌乳头明显, 充血呈杨梅舌, 口腔黏膜弥散充血;④皮疹以斑丘疹多见, 也可见多型性红斑, 急性期偶见会阴脱皮;⑤四肢末端变化, 在急性期有手足硬性水肿、掌跖红斑, 在恢复期指(趾)甲和皮肤移行处膜样脱皮;⑥急性非化脓性颈淋巴结大, 常为单侧, 其直径1.5 cm。以上标准至少满足5项, 可确诊为KD, 其中①为必备条件,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⑤、⑥项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三组间计量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组间比较采用SNQ检验, 组内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采用配对t检验, CAL组与NCAL组成对差分分别为(943.82±212.99)和(664.06± 180.89)ng/L, 与入院时相比, CAL组与NCAL组患儿NT-pro BNP浓度均有所好转,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本研究存在许多不足, 譬如病例数较少, 未能继续随访出院后KD患儿的血浆NT-pro BNP浓度。因此, 作者推论:血浆NT-pro BNP浓度测定有助于早期诊断KD, 但无法早期区分是否合并CAL, 动态观察血浆NT-pro BNP浓度的变化可能有助于KD合并CAL的病情随访 参考文献 [1] 张晓梅, 孙景辉. 川崎病诊治进展.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1, 26(1):52-55. [2] 黄国英, 马晓静, 黄敏, 等. 上海地区1998-2002年川崎病流行病学特征.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06(1):8-13. [3] Ayusawa M, Sonobe T, Uemura S, et al. Revision of diagnostic guidelines for Kawasaki disease(the 5th revised edition).Pediatr Int, 2005, 47(2):232-234. [4] 陈晶晶, 黄敏. 川崎病诊治研究进展.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08, 35(2):155-158. [5] 潘柏申, 杨振华, 吴健民. 冠状动脉疾病和心力衰竭时心脏标志物临床检测应用建议.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6, 29(9):774-778. [6] 史晓敏, 林箐, 徐国宾. 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原在心功能评价及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初步应用.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5, 28(1):37-41. [7] 夏思良, 周建松, 郭振峰, 等.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前体与左室功能研究.实用老年医学, 2009, 23(1):42-44. [8] NT-pro BNP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小组. NT-pro BNP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1, 9(6):401-408. [9] 张清友, 杜军保, 陈永红, 等. N末端B型钠尿肽原在KD患儿中的变化及其意义. 中华儿科杂志, 2006, 44(12):886-890. [10] 陈艳丽, 杜向阳. N-端脑钠肽前提预测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的价值. 广东医学, 2014, 35(19):3075-3077. [收稿日期:2015-06-23]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