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际舆情中台儿庄战役
国际舆情中的台儿庄战役 台儿庄战役打响后,中外记者数十人冒着战火硝烟,陆续到达徐州前线采访。台儿庄这个过去鲜为人知的鲁南小镇,几乎成了民族复兴的新象征。雪片似的贺电飞往台儿庄,大批中外记者和各界慰问团涌向台儿庄
督率第五战区的李宗仁、第五十九军军长张自忠等都曾亲自多次接待过记者。除有中国报刊记者外,还有十多位外国记者和友好人士:苏联塔斯社记者谷礼宾斯基,美国合众社记者爱泼斯坦,芝加哥《每日新闻》记者阿希博尔德瑞士人沃尔特“今日历史”电影摄制组的导演和摄影家伊文思和摄影师约翰
外媒报道的台儿庄战役
台儿庄大捷,给世界各国人民以很大的鼓舞。各国报刊不断以显著位置刊登中国胜利的消息,且纷纷加以评论,对中国抗战的胜利前途作肯定的推断
美国《华盛顿星报》载:“中国在山东方面的胜利,已经打破日本40年来军事胜利的纪录,为欧战后军事上又一伟绩。”《华盛顿日报》说“华军在台儿庄作战的胜利,较日军在华作战诸次的胜利尤为伟大,增加对日军作战不失败的信心。”
1938年4月9日《新华日报》第三版登载了英国自由党《新闻纪事报》对台儿庄大捷的报道:“华军胜利之真实价值如何,未可以克复失地面积大小而论,要当以日本所消耗之时日为若干而加以估量,因为这种消耗,对日本是非常不利的,日本即需派遣军队若干师团,附以大批军械前往中国支援,其国内之力量,自己为之削弱……若以此种现实的标准评论中日战争,则华军实无日不在胜利之中,此盖中国之利,亦即世界和平秩序之利。”
1938年4月12日《新华日报》发表社论《抗战新胜利对国际舆论的影响》中刊载了西方各国对台儿庄大捷的评述,详文如下:
英国伦敦4月9日路透社的电讯说:“英军事当局对中国津浦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已证明日军败溃之讯确为事实。”中央社伦敦的8日电讯也说:“英人心理渐成转变,都认为最后胜利当属中国。”
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正如苏联记者所写的:“日军沿途掠夺杀害,无所不为,把老百姓十多年来在困难中积存下来的一点东西全都毁坏了,在灰烬和瓦砾中,洋溢着日军由北沿津浦路攻徐州计划失败的恼怒。”但中国军队和中国人民是不屈服的。许多记者报道了中国指挥员重创敌军、大量俘虏敌人的指挥能力,中国军队英勇杀敌的雄姿,军民合作――农民抬担架运伤兵的情景,甚至拍摄下台儿庄大捷的战利品――数十辆坦克、大炮和无数的枪支、弹药等镜头
台儿庄大捷,人民“懂得了敌人不是不可战胜的”,“台儿庄战役将是中国人民希望的象征、鼓舞他们更加努力地去战斗”。关于台儿庄大捷的意义,外国记者称赞它”具有划时代意义”,因为它证明,中国的军队虽然武器劣、训练差、缺乏统一性,但在一次典型的战役中,毕竟能够以优越的战略策划击败日军。它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对这次胜利贡献最大的师团之一竟是迄今为止的一直软弱无能、老吃败仗的第二十九军,而那个首当其冲、给予决定性打击的师,并非由职业兵组成,而全是些从城乡招募来的战时新兵。最后,这次大捷还得力于其他战线的军队和游击队的积极配合和协助……”“台儿庄大捷,是全中国一致奋战的结果”。这些报道和分析都是切合实际而又卓有见识的,在国外诸多报刊发表后,无疑有助于世界人民了解台儿庄战役,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
当各国正直的新闻记者和国际友人对台儿庄大捷做出这些报道时,日本军方人士对此讳莫如深。直到4月14日,他们仍顽固地坚持说台儿庄仍在日军手里。同日,当外国记者拿出了确凿的证据公诸报端(美国人在沪创办的《密勒氏评论报》就用大量篇幅多次报道台儿庄中国军队的胜利战况),在上海的日本军方发言人才哑口无言,不得不承认“也许中国人进了台儿庄”。紧接着这位发言人才自我辩解地说:“反正,徐州从来不是日军的目标!”可见正直的外国新闻记者和国际友人都是不断为坚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而努力的。后来日军攻入徐州,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新西兰女作家威尔金森在徐州陷落时没有离开,她目睹了中国伤员被屠杀的详情,又及时向国外作了揭露性报道
台儿庄战役的国际反响
台儿庄大捷,在国际上也引起较大的反响,各国报纸不仅用大号字体在显著位置刊登了中国军队在台儿庄获胜的消息,而且还纷纷发表评论,盛赞中国的抗日战争
苏联《真理报》写道:“在山东长久战争之后,中国军队不但已打败进攻的敌军,并且消灭大部,缴获这部分残敌的全部战具,惊人数量的步枪、大炮、坦克、军火等。”“中国共产党的不断努力,八路军的奋力杀敌,全中国人民的精诚团结,建立统一战线,对于前线的军队和抗战,具有极大的影响。……台儿庄之役及其他各线的胜利,说明中华民族已经紧密地团结起来了。”中国各民族的有力配合“将使中华民族获得解放”。《红星报》则更相信中国的力量足以肃清国土以内的日军
英国伯明翰的报纸4月9日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