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圃诗说》诗学思想探要.pdf
第 39卷 第 1期 湖 州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Vo1.39 N0.1
2017年 1月 JournalofHuzhouUniversity Jan.,2017
《西圃诗说》诗学思想探要
李 根
(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 基础教学部,浙江 绍兴 312000)
摘 要:田同之是清代前中期山左诗坛的一位重要的诗论家,著有 《西圃诗说》《西圃词说》等文学理论著述。
《西圃诗说》在诗学批评形式上多摘句前人诗论之精粹并加 以阐发印证 ,其持论以自然神韵为 旨归,于历代诗人诗
风 品评 、商榷前人诗论观点及渔洋诗学之 旨的阐发中,体现 出了作者不俗的学术观点和诗歌理论思想,是 山左诗
人诗论传承 中的重要理论著述 。
关键词 :田同之 ;《西圃诗说》;诗话 ;诗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 :10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1734(2017)01—0086—05
有清一代 ,是中国诗话批评文体繁荣发展的黄金时期,诗话著作卷帙浩繁,名家辈出。在清初至清中
期山左诗人群体 中,田同之作为 “德州 田氏”的主要代表人物 ,在清代诗坛颇具声望 。田同之 (1677~
1756)l_1J,字彦威 ,号在 田,别字西圃,又号小山薹,田肇丽之子,田雯长孙 。田同之家学深厚 ,薪传有 自,其
祖父 田雯为康熙朝进士,曾任户部侍郎且工于诗文,著有 《山薹诗选》《古欢堂集》等,与清初王士祯、施闰章
同具盛名 ;其父田肇丽官至户部江南司郎中,曾授朝议大夫 ,著有 《有怀堂诗文集》一卷。田同之 自幼遵照
家训,以事科举为途,于康熙五十九年(公元 1720年)乡试中举,后补国子监学正,居京师三载而辞官归乡。
他一生承藉家学,攻于文章诗赋及诗词理论领域 ,著述颇丰 ,有 《诗竹堂诗》《二学亭文淡》《晚香词》《西 圃诗
说》《西圃词说》《西圃文说》等 ,且多有传世。
《西圃诗说》一卷收录于近人郭绍虞选辑的 《清诗话续编》,在批评形式上,是卷论诗多采录前人诗论之
精粹并加以阐发印证 ,所谓 “因他人之说以立吾之说 ,即以吾之说而印他人之说”[2_j(w”,较为集 中地体现
了田同之的诗文批评理论思想 。
一
、 根柢与兴会:诗学创作本质的诠释
传统诗话类文学批评文体 自问世起 ,主要 以“资闲谈”为主要 目的,以此来 “辨句法 、备古今 、纪盛德 、录
异事”[33(P378)。而在 《自序》中,田同之言今 13说诗之 目有三 :其一,当今诗坛 ,门派竞起 ,泛滥横流,雅郑殆
尽 ,诗无所宗 ,“同异 向轨 ,去之愈远 ,宗钟 、谭者破碎 ,宗七子者 囫囵,有衣冠而无运动,争体面而乏神 明”
](P765)
,就时代背景来看可谓是雅郑并呈,诗坛无主 ;其二,从家学氛围来看 ,先公 田雯 “寻源创启,主骚坛
者数十年 ,垂之家法”[2](P747),而门风不继 ;其三,就论者 自身而言,田同之承藉家学 ,所谓 “孤竹老马,犹堪
识路”,因而有承源导流之志。概言之 ,《西圃诗说》的写作除了文学批评 的功能以外,还寄寓了论者在当时
所处文学语境 中的诗学 旨趣与价值追求 。
清沈德潜在 《清诗别裁集》中言道:“彦威为山薹之孙 ,而笃信谨守,乃在新城王公 。有攻新城学术者 ,
几欲拼命与争 。-E4~(P986)田同之虽专主诗文以继承家学 ,但他 的诗学观念多承袭了王士祯的诗学批评观 ,并
成为 “神韵”说理论的捍卫者。 《西 圃诗说》开篇对诗歌艺术创作本质的概括 ,即摘句于王士祯 《突星阁诗集
序》中的论述以立论 :
诗之道,有根柢焉,有兴会焉。镜 中之花 ,水 中之月,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此兴会也。本之风 、雅
* 收稿 日期 :2016—10—11
作者简介 :李根 ,助教 ,硕士,从事 中国古代文论与美学研究。
第 1期 李根:《西圃诗说》诗学思想探要 87
以导其源,溯之楚骚、汉魏乐府 以达其流,博之 《九经》、《三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