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 风
一、定义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利为主症的病证。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及口眼歪斜等症状。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脑血管意外。
二、临床分类
根据临床发病情况可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在急性期根据有无意识障碍分为中经络、中脏腑,无意识障碍为中经络,有意识障碍中脏腑;中脏腑按虚实又分为闭证、脱证。
三、诊断标准
1、中医标准:参照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
2、西医标准:参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标准。
四、中医治疗方案
1、辨证论治
(一)中经络
① 风痰阻络证
症状: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强语謇,肢体麻木或手足拘急,头晕目眩,舌苔腻,脉弦滑。
治法:化痰祛风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或院内制剂清脑通脉胶囊。
加减:痰湿重加瓜蒌、白芥子;痰热重者加黄连、竹茹;言语謇涩加石菖蒲、郁金、远志。
中药制剂:鲜竹沥水10~20ml口服,每日三次。
② 阴虚阳亢证
症状: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强语謇,眩晕耳鸣,心烦失眠,手足拘急或蠕动,舌红,苔少或光剥,脉弦细数。
治法:滋阴潜阳、熄风通络
方药:天麻钩藤饮合地黄饮子。
加减:若头痛目胀,阳热重者加夏枯草、菊花;腰膝酸软,舌红
脉细数,肾阴虚甚者加女贞子、枸杞子;面红目赤,口苦烦躁加龙胆草、夏枯草、栀子。
③ 痰瘀阻络证
症状:舌强语謇,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口粘腻不渴,头部刺痛,或昏闷不行目眩,舌暗或有斑点或舌下脉络迂曲,苔白厚腻,脉弦滑或沉滑。
治法:化痰祛瘀通络
方药:化痰祛瘀汤加减(半夏、陈皮、茯苓、白术、全瓜蒌、水蛭、地龙、白芥子、丹参、红花、郁金、甘草)。
加减:若头部刺痛加川芎、赤芍;胸脘痞满加厚朴、枳实;如上肢偏废者加桂枝以通络。
④ 气虚血瘀证
症状:半身不遂,肢体麻木或痿软,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语言謇涩,头晕,头痛,舌淡嫩,脉细弱或细涩。
治法:益气活血化瘀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或院内制剂通脉舒络液。
加减:气虚明显者,加人参或党参健脾益气;如肢体麻木者加陈皮、半夏、茯苓、胆南星以理气燥湿而祛风痰。
(二)中脏腑
① 痰热闭窍证
症状:卒然剧烈头痛,眩晕,呕吐,肢体瘫痪,震颤或抽搐,烦躁不安,面赤身热,舌红,舌体震颤,苔黄腻,脉弦滑而数或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两手握拳,牙关紧闭,面赤气粗,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涤痰,熄风开窍
方药:前者用镇肝熄风汤加减;后者用蒌星承气汤加减或院内制剂黄竹清脑口服液。
加减:痰热较重者,加胆南星、竹茹、川贝母以清热化痰;若大便秘结者用大黄、鲜竹沥保留灌肠。(大黄30g煎汤50ml加入鲜竹沥200ml)。
中成药制剂:前者用醒脑静20~40ml加5%葡萄糖注射液或0.9%生理盐水注射液20ml;后者用① 清开灵40~60ml加入5%葡萄糖或0.9%生理盐水250ml静脉点滴,每日一次;② 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口服或鼻饲。
② 痰浊蒙窍证
症状: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苔白腻,脉沉滑缓。
治法:豁痰熄风,辛温开窍。
方药:急用苏合香丸温开水灌服,(或用鼻饲法)以温开透窍,并用涤痰汤煎服。
③ 颅脑水瘀证
症状:以神明失主、九窍失司、言语错乱为主要临床表现,舌质暗,舌下脉络迂曲,或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弦滑。
方药:院内制剂脑窍通口服液(桃仁、红花、川芎、赤芍、麝香、丹参、白茅根等)。
加减:若痰涎壅盛者,加胆南星、茯苓、竹茹、石菖蒲以化痰醒神开窍;若水湿明显者,加白茅根、泽泻、桂枝、益母草通利水道。
④ 阳气欲脱证
症状:中风之后,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头面及胸汗出如珠,气微息弱,精神恍惚,舌淡,脉微或浮大无根。
治法:温阳固脱。
方药:参附汤加减。
加减:若汗出不止者,加山茱萸、黄芪、煅龙牡以敛汗固脱;兼有瘀象者,加三七、丹参等以活血化瘀。
中药制剂:① 生脉注射液10~20ml加入50%葡萄糖40ml静推或生脉注射液20~6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生理盐水250ml静脉点滴。② 参附注射液20~10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生理盐水250~500ml稀释后静脉点滴,或5~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生理盐水20ml稀释后静脉推注。
2、针灸治疗
(1)中经络
① 中风9针
取穴:百会、印堂;曲池、外关、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太溪。
辨证配穴:风痰阻络加风池、中脘、丰隆;阴虚阳亢加复溜、肾俞;痰瘀阻络加大椎、委中、阳陵泉;气虚血瘀加血海、脾俞。口眼歪斜加太阳、翳风、地仓、颊车;言语不利、饮水呛咳加舌三针、点刺金津玉液。
操作:毫针刺法,曲池、外关、合谷、太冲用捻转泻法,足三里、太溪用捻转补法,舌三针快速捻转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pptx VIP
- 出国旅游英语之美国地理文化和人民英文介绍Geography and People.ppt VIP
- GB50775-2012 ±800KV及以下换流站换流阀施工及验收规范.pdf VIP
- 高中物理课件:重力势能.pptx
- 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办法培训与解读课件.pptx VIP
- 2025中国成人呼吸系统疾病家庭氧疗指南.pdf VIP
- GB50260-2013 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docx VIP
- 纪念革命英雄孙中山生平介绍PPT课件(带内容).pptx
- 美国地理与美国人民Geography and People.ppt VIP
- 82205综采工作面设计说明书.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