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改资料1
教改资料1
生命之河因为缓缓流动而生出许多浪花,白色的雪浪花,纯洁就得像年轻的生命,干净的来,干净的去,不容许一点点杂质,从平静的水面上泛起,悄无声息地绽开,灿烂过后又归于平淡,归于生命的长河,归于星星般璀璨永不言败的青春。
年轻,真好!
这个好不是像太白那样高唱我本楚狂人,风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也不是像东坡那样慷慨豪壮,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更不是像海子那样默默地告诉自己,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心灵独白
这个好就是有朝气,有时间,浑身是劲儿,从不放弃,永不知足,就是犯一些错误天也不会塌下来,一句话,年轻的好就是说生活的路子还宽、还长,还有很多可能,还有很多期待,前面还有很好的风景,还有很好的、很好的会像火一样燃烧的青春,会像水一样沸腾的青春。
年轻如此美丽,那么作为年轻教师的我们、作为党员积极分子的我们又该如何去经营它,使它更加靓丽呢?
一、燃烧激情:
激情是教师对学生爱的自然流露,是上课满腔热情、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是全身心的投入,是诗人泰戈尔说的“教育的目的应是向人们传颂生命的气息。激情是教师的基本特色,我们要不断培植自己的专业情怀——激情,坚持爱学生,把自己的岗位当作事业来追求。
教师的激情是有主动性的兴奋情绪,是一种热爱教育事业、关爱学生,精心钻研教法的教学热忱,是一种人格魅力的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用奉献去成就学生,用激情去感染学生。从而去激活课堂,使学生带着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事例感到惊奇甚至震惊,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
它要求教师要激发激情,要持久激情,要延伸激情,要传递激情。
1、激情激活课堂
激活课堂不是指简单的语言交流所形成的课堂喧嚣,它主要是指思维被激活后所形成的观点碰撞和思想交流。激活思维是激活课堂的核心要求和根本标志。如果不是基于思维激活后的课堂对话,那么这样的互动交流就是形式化和空壳化。
彰显生命活力,打造人文课堂
(1) 把人文关怀的学习气氛融入到语文教学过程中
在课堂教学中,树立人本思想,把学生放在“人”的角度,去关心他们,研究他们,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这种语文教学过程,就不应仅消极地满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人情感历程,而且还意味着激励欣赏者满足自身独创性的需要。同时要摈弃训斥、命令、控制、束缚乃至体罚的简单粗暴行为,代之以尊重、理解、激励、引导等人性化的课堂管理。教学的人格化或人格化教学。课程与教师自身融为一体。要提倡富有人性、具有人情味的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主要的方式是情感体验式教学。感知是体验的前提,内化是体验的关键。将文本的思想感情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感情。感悟、领悟、妙悟。语文课是一种生命活动,是一种生命状态。
(2)营造激发潜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充分自如地展示才华
学生就像一株株幼苗,他们的成长离不开阳光雨露,离不开爱心的倾注。教师应善于用自己的爱心和智慧为学生搭建一个平台,让学生充分自如地展示其才华,尽可能多地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锻炼的机会。
在教孙犁先生的名篇《荷花淀》时,在“整体把握作品”这一环节上,让学生给小说的三个片断分别加上小标题,自选角度,形式不限。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极高的热情,少到两个音节的词语,多到十几个字的整句,形式多样,角度各异,使我真正体会到了“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事先准备好的“标准答案”如;“夫妻话别”、“探夫遇敌”、“助夫杀敌”也显得多余甚至拙劣,最后只要求了一点:请同学们把自己最欣赏的标题加在作品中。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鱼跃、鸟飞”的前提条件是“海阔、天高”,对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发展而言,最需要的是激发他们潜能的宽松、融洽的环境。只有那样的环境,才能解放学生的大脑,让他们自由地去思考;才能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们仔细地去观察;才能解放学生的耳朵,让他们安静地去聆听;才能解放学生的手脚,让他们放松地去实践……日新月异的时代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敏锐地捕捉教育教学契机,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创设良好的氛围。
(3)让学生自己去体验,从实践中发掘美。
新教材的着眼点不是老师的“教”,而重在学生自己去“感悟”。张玉能在《美学分析与语文教学》一文中说:“中国语言文字的形象性和表意性,中国文学传统的抒情性和意象性,充分显示了中国语文的审美性质。”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汉语言文字的审美性质,超越一切功利性。然而美的感受是不能传授的,只能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一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福建省部分(六市)地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题(六市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VIP
- 福建省部分(六市)地市2025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测(六市一模)数学.docx VIP
- 2024年智慧旅游服务普及率大幅提升.pptx
- 《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pdf
- 2024新修订《公司法》重点学习.pptx
- 数学丨重庆市主城五区一诊高2025届高三1月暨学业质量调研抽测数学试卷及答案.pdf VIP
- 同等学力硕士全国统考心理学--普心考点精要.pdf VIP
- 同等学力硕士全统考心理学必看资料-发心教心社心考点精要增强版.doc VIP
- 徐州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一模)数学试卷(含官方答案).pdf
- 水果验收标准.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