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红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苹果红了

苹 果 红 了 ——记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带领村民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太行深处有个岗底村,169户、619口人。 这个小山村变了,变富了,变美了。变来自杨双牛带领村民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把一个富岗苹果卖到100元,从而改变了这个穷山村的命运,人均收入由80元突破1多万元,成了全县靠种植业的首富村。 上世纪80年代,他解甲归田,靠开货栈成了村里的富户。1984年,村里需要带头人,选他当村支部书记。他关了货栈,才走马上任。这举动感染了3名班子成员,也放弃了自己的生意。他们知道:和尚顾家,两头不发。 杨双牛上任时,村里18条老光棍,人称岗底是“光棍堂”。当时,荒山包到户,干部放了羊,8000亩荒山包了3年还荒着。人均2分地、18亩山场的岗底,山靠不上,地靠不住。寸草难长的坡,光秃秃的峪,荆棘丛生的沟,“刺”醒了他:荒山变成摇钱树,岗底才能富。尽管他们脑子里还没有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概念。 根找到了,他租了一辆卡车,把村民代表拉到“太行山最绿的地方”前南峪,那里满山的苹果、板栗彰显了集体的力量。回来,群众会开了三天三夜,最后决定:荒山收归集体,治好还权予民。这叫收荒山,放绿山。 劈山、打坝、修梯田,炮声隆隆,有人嘲笑岗底又在学大寨。 炮声一响就是10年。10年动石方180万,治山7800亩。层层梯田绕荒坡,围山转锁山峦,三座塘坝横卧拖么沟,百个水窖藏山间。河南济源市委副书记张凤友到岗底,挥豪写下14个大字:愚公故乡在济源,愚公精神在岗底。 杨双牛很有未来眼光。考察市场,走访专家,到日本研究红富士苹果。但他们要种苹果时,外村果农因苹果卖不上价钱在砍苹果树。 外村砍,岗底种。有的想不通。面对不同看法,他出了一道题:每家调查3户砍的啥品种。结果显示,砍的是国光、黄元帅,没砍红富士的。群众会上,讲市场需求,讲未来眼光。他说,“过去时”眼光,过去啥挣钱今天种什么;“现在时”眼光,今天啥挣钱明天种什么;“未来”眼光,后天啥挣钱今天种什么。要不就会贩猪羊快,贩羊猪快,猪羊一齐贩,断了屠宰。村民思想一通,种了10万多棵富士苹果。 杨双牛把中国农大博士生导师胡小松和河北农大教授李保国专家请上来,教苹果栽培技术。他到河北农大求援:一把岗底作为河北农大的教学研基地,二请河北农大学生在岗底实习,三让李保国常驻岗底教技术。执着使他的三个请求被恩赐。岗底人种苹果,开始就与顶尖技术接了轨。 杨双牛向专家提出了苛刻的要求:人、财、物全给,但要培育国际一流的苹果。李保国在红富士苹果中,好中选优,优中改良,培育出了岗底一、二、三号优质苹果。三个品种含有18种氨基酸,15项高于国家标准。没想到的是还获得了99年世博会银奖,登上国际名品榜首,成了世界果品上上品。 苹果响誉海内外,参观者达万人之多。德国专家达姆斯三次到来考察,联合国教科文称岗底创造了“中国治山模式”;原国家政协副主席宋健赞岗底是“太行山中的一颗明珠”。原省长纽茂生说岗底为太行山调整产业结构闯出了一条路子。 杨双牛并不会经营苹果。偶然的机会,他在邢台一个农贸市场上看到一个小贩吆喝着“岗底苹果”卖。卖苹果的既不是岗底人,卖的也不是岗底苹果。请教专家、咨询工商部门,寻找保护岗底苹果的良法。他为岗底苹果注册了“富岗”商标,还把了与“富岗”字眼相近似的商标注册了37个。一把保护品牌的利剑掌握在手。 货好价出头。杨双牛拿着富岗苹果进了北京,去跟国际顶级苹果比一比。四道口、城乡贸易中心,转了个遍儿。在北京城乡贸易中心,他发现日本“世纪一”苹果100元一个。便买了两个回来开群众会,把苹果切成片,让村民品尝,看洋苹果与富岗苹果那个好吃。尝来尝去,都说富岗苹果比日本“世纪一”好。他说富岗苹果定50元一个行不行?让乡亲回去考虑。 当时,50元钱能买100斤小麦。有人说:“定价不算价,卖了才是价。”支部决定:卖出去就卖,卖不出去就送,送也是一种宣传。还立了条规矩:苹果扔到太平洋里去,也不能说卖不出去。没想到50元一个的苹果,第一年没人要,第二年抢着要,第三年买不到。一炮走红。 内丘县有人称“四大黑”的人物,一个是饭店老板永胜魁,饭菜质好价高;一个是养鸡老板刘建国,柴鸡蛋论个儿卖;一个是卖矿泉水的老板王胜,水里求财;第四个是杨双牛。还编顺口溜说:杨双牛的苹果,王胜的水;永胜魁的饭,刘建国的蛋。不过,社会和领导认可,令双牛欣慰。2000年,在张家口召开全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会上,杨双牛介绍经验。省长钮茂生听了他因卖天价苹果被说成“黑”,高兴地说:“我看双牛黑的还不够,应该加倍地黑。”当场建议把50元一个的苹果卖到100元。聪明的杨双牛,当年把50元一个的价格调到100元,并在苹果包装上赫然写上9个大字:省长建议价,100元一个! 有一年,钮茂生省长就解读河北特色产业座客中央电视台,还让杨双牛与他同台亮相,介绍富岗苹果。 双牛想,怎么能让苹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