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中秋的来历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 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 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 称谓“仲秋”, 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 的重要习俗。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作者简介: 王建(约767-约830),唐代诗人,曾任陕州司马,有《王司马集》。 出身寒微。大历十年进士。曾作过县尉、县丞、司马一类的小官,又从军到边塞,晚年退居今陕西西安市。 朗诵: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1 、“地白”在文中是何意?晚上观月,为什么会出现“地白”的景象? 2 、“秋思”一词具体含义指什么? 3、“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落”一词能换成“在”吗?谈谈你的理解。 1 、“地白”在文中是何意?由此你想到了谁的一句诗? 2 、“秋思”一词具体含义指什么? 3、“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落”一词能换成“在”吗?谈谈你的理解。 2、答:请看课文注释③: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 1、答:指月光满地。《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3、答:一个“落”字,让人联想到落叶、花瓣,仿佛那秋思如落叶般飘下,或是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让抽象的感情具象化,让无形的秋思便得可感可知。 而“在”字,就显得平淡寡味了。 诗词赏析的方法 1、联想法: “地白”——月光——“疑是地上霜” “落”——落叶、花瓣 作用:将文字转化成画面,丰富诗歌内容 练习:栖鸦 诗词赏析的方法 2、炼字(咬文嚼字)——动词 “落”——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 作用:“诗眼”,体现了作者的巧妙构思和匠心独运 练习:冷露无声湿桂花 这首诗歌意境很美,诗人运用了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意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的非常委婉动人。 作 者 简 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豪放派词人。与苏洵、苏辙,并称“三苏”。 曾在朝为官,后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贬官。写作此词时,他正在山东密州,政治上不得意,与弟弟苏辙也有七年没有见面。 注音与字词: 把酒:端起酒杯。把:持,握。 宫阙( què):宫殿。 不胜(shèng):承受不了。 绮户: (qǐ) 婵娟:美女之称。一说形态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月亮。 琼(qióng)楼玉宇 水 调 歌 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朗读这首词,理解词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上阕和下阕分别写了什么。 小结: 小序:交代写作时间和写作缘由。 2. 上阕:饮酒问月-------追求美好生活。 下阕:望月怀人-------探求人生哲理, 情景交融 。 3. 主题:表达词人旷达的胸襟和对亲人 的思念。 艾青 我的思念是圆的 艾青,原名蒋海澄。艾青的诗,往往较多的把个人的悲欢融合到时代的生活和斗争,从而比较鲜明地传出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心声;诗作感情深沉,突出表现对光明的热烈向往、追求和讴歌。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 我的思念是圆的 我的思念是圆的 八月中秋的月亮 也是最亮最圆的 无论山多高、海多宽 天涯海角都能看见它 在这样的夜晚 会想起什么? 我的思念是圆的 西瓜、苹果都是圆的 团聚的人家欢乐的 骨肉分离是痛苦的 思念亲人的人 望着空中的明月 谁能把月饼咽下? 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1983年9月21日,是艾青晚期的作品。“文革”结束后,艾青身边的亲人朋友渐渐离去,经历了太多的飘零磨难,原本在艾青心中比较淡漠的亲情变得浓郁起来。 口头训练 比较阅读 三首关于中秋节的作品,你最喜欢哪一首,为什么?(要说出最喜欢某首的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