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课体系 1 农业的起源 (种植业为主) 2 农具的进步(生产工具) 3 水利设施的发展(灌溉工程和工具) 4 自耕农经济的形成(人 生产关系) 概述小农经济的特点 答: 稳定性 脆弱性 落后性 详解: 精耕细作性 自给自足性 分散性 脆弱性 封闭性 稳定性 落后性 本课小结 1 农业的起源 (种植业为主) 2 农具的进步(生产工具) 3 水利设施的发展(灌溉工程和工具) 4 自耕农经济的形成(人 生产关系) P6页课后答案 阅读上述材料,想一想,它说明了小农经济的什么特点? 提示: 答:说明了小农经济“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及其脆弱性。 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统治者过度的剥削和压榨是自耕农破产的原因之一。 [自我测评] 1.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答: ①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②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 ③“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2.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什么? 答: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农耕。 3.评价中国古代的自耕农经济。 答: 好的方面: ①拥有部分土地,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并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②除盐铁外,生活用品一般不必外求,可以自给自足,与市场联系较少。 ③生活稳定,农民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 局限性: ①生产规模小,分工简单,很难扩大再生产。 ②阻碍了社会发展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后来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 ③小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统治者过度的剥削和压榨是自耕农破产的原因之一。 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狗 猪 十二生肖:包括“六畜”,也包括鼠、蛇、猴、虎、兔等当时人们捕猎到的动物,还包括人们想象中的神秘动物“龙”。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一、农业的起源 看图思考:原始社会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呢?他们吃什么穿什么?以什么为生? 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 茹毛饮血。以采集、渔猎为生,居无定所。 这说明人们在那时候处于怎样的生存环境中? 神农氏尝百草 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 ──《庄子?盗跖篇》 想一想:这说明了什么? 原始农业的产生,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 南方(云南米线) 北方(兰州拉面) 想一想:为什么出现不同的饮食习惯? 南稻北粟的生产格局。 先人制作的可爱陶猪 6000年前的炭化稻谷 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的特点。 想一想:这两幅图能够反映出什么特点? 半坡遗址出土的磨制石斧 石犁 石锄 石镰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 原始农业阶段 春秋、战国时期(掌握冶铁技术)的铁农具 春秋时期的铁锄 战国时期凹形铁锄 战国时期铁锄 战国时期 铁犁头、铁镰刀 铁犁头 铁镰刀 1.农具材质的变革: 春秋 商周 —— 夏 —— 原始农 业时期 影响 特点 原料 农具 石斧、 石铲等 石、木、 骨、蚌 粗糙简单 耒耜 木、石 粗糙简单 青铜 农具 青铜 质软贵重 难以推广 铁农具 铁 坚硬锋利 轻便 使深耕成为 可能,大大 提高生产率 石器 时代 青铜 时代 铁器 时代 曲辕犁的特点: 结构更合理,使用更轻便,回转灵活,能够调节犁耕深浅,耕作平稳、深浅一致,非常适宜水田耕作。 曲辕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3.耕作工具的革新:曲辕犁(唐代) 4.灌溉工具的发展 曹魏马钧改进翻车 唐代出现筒车(水力冲击) A、水利工程:    战国的都江堰     汉朝的漕渠 白渠 龙首渠 B、灌溉工具: 曹魏时的翻车     唐朝时的筒车       宋朝出现的高转筒车       明清时的风力水车 一、古代农业生产的发展 5、水利工程与灌溉工具的应用 四、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1.耕作方式的演变 材料一 甲骨文 “(王)大令众人曰, (xié)田。” 材料二 “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 从材料一到材料二所反映的耕作方式有何变化? 商周时期: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 春秋以后: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经营方式形成,男耕女织式的个体小农经济成为社会主要生产方式。 2.自耕农经济(个体小农经济) 你耕田来 我织布, 我挑水来 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夫妻恩爱 苦也甜。 黄梅戏《天仙配》片段: 拥有部分土地,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