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改良颞下与`额颞断颧弓颞下入路切除海绵窦肿瘤临床疗效对比
改良颞下及额颞断颧弓颞下入路切除海绵窦肿瘤的临床疗效对比 [摘要] 目的 比较改良颞下与额颞断颧弓颞下入路切除海绵窦肿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3年3月于我院行肿瘤切除手术的海绵窦肿瘤患者7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实施改良后的颞下入路切除术,对照组实施额颞断颧弓颞下入路切除术,比较两组的全部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及远期影响。 结果 两组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额纹消失与颞肌萎缩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行为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实施改良后的颞下入路切除术。患者取侧卧位,保持头部呈水平往下倾斜15°左右,保持颧弓位于最高点。在颧弓中点稍往后处切开长8 cm左右的直切口。切口直达颧弓的下缘,切开头皮深度为到达颞肌筋膜以及颧弓表面。将颧弓骨膜往后方剥离,切开颞肌并将其往前翻,用牵开器将其牵向两侧,将颧弓根部到外耳道上嵴部分暴露出来。在中颅窝底部附近的颧弓根部钻孔并铣下面积约为4 cm×4 cm的骨瓣。磨除骨窗下面的颞骨,同时可磨除1/3的颧弓上缘以增加暴露。释放脑脊液后,脑压下降,海绵窦区逐渐显露出来。将小脑幕到后颅窝剪开,除去颅窝病变部位。在三叉神经三角部位将海绵窦的外侧壁切开后即可呈现海绵窦的内部结构。沿着肿瘤表面的包膜将肿瘤从后往前切除
1.2.2 对照组 实施额颞断颧弓颞下入路术进行切除。患者取仰卧位,固定头部并向对侧转45°~60°。从颧弓下缘处额颞起作弧形切口一直到中线边的2 cm发际。将皮瓣与颞肌筋膜一同往面颊部翻,去除2.5 cm颧弓,并将颞肌往颞下窝翻。在额颧缝钻孔并铣下面积约为5 cm×6 cm的骨瓣。释放脑脊液后,脑压下降,暴露出眶上裂到岩尖处的海绵窦
1.3 疗效评价
1.3.1 肿瘤切除 全部切除:肿瘤切除95%;基本切除:肿瘤切除60%~95%;部分切除:肿瘤切除90分,患者能正常生活,有轻度疾病症状;良:81~90分,患者基本能正常生活,症状稍重;中:60~80分,能够自我照顾,但不能正常生活;差:0.05)(表1)
2.2 两组术后随访并发症情况的比较
术后观察组额纹消失与颞肌萎缩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本文通过对比改良后的颞下入路切除术以及传统额颞断颧弓颞下入路方案对于海绵窦肿瘤患者实施肿瘤切除,结果发现,观察组切除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改良后的颞下入路切除术能保证与额颞断颧弓颞下入路术同等的高切除率,手术具有可行性,符合孙厚亮等[7-8]的报道结果。此外观察组并发症额纹消失与颞肌萎缩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改良后的颞下入路切除术能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可靠,与沈雪娇等[9-10]的报道一致,这可能与手术中切开的小骨窗有关,可以利用门镜的放大效应,有效去除海绵窦周围以及内部肿瘤,这样既保证了切除率又减少了创伤,手术创伤小能显著改善患者术后并发症。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术后行为能力及眼肌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表明改良颞下入路术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术后行为能力以及眼肌功能,这可能与改良入路术的视角以及肿瘤的切除顺序有关。改良术先切除肿瘤的中后部,由于中后部的间隙比较大,因此可以减少侧壁神经的损伤程度[11-12]。有报道表明,改良后颞下入路术所形成的显露对于切除海绵窦肿瘤已经足够,无需增加其他部位显露[13-15]。但同时行改良后的颞下入路式必须满足几个条件,操作者需经验丰富,对脑池进行充分解剖,减少颞叶挫伤[16-17]。此外,由于此种入路视角为平视以及向下,因此不适合高位后循环肿瘤以及部分下丘脑病变肿瘤[18-19]
综上所述,改良后的颞下入路式可以充分暴露海绵窦,对海绵窦肿瘤进行完全切除,同时可以降低手术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手术操作简单,切除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鑫,王恩敏,刘晓霞,等.射波刀分次治疗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中长期结果[J].中华外科杂志,2015,53(10):767-771.
[2] 罗正祥,张岩松,赵鹏来,等.经颧弓颞下硬膜间入路手术治疗颅中窝海绵窦区肿瘤[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5,20(4):145-147.
[3] 毕智勇,房晓勇,刘畅,等.改良颞下和额颞断颧弓颞下入路切除海绵窦肿瘤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5,31(8):784-787.
[4] 余信远,易伟,刘仁忠,等.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诊断及显微外科治疗[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44(2):226-228,234.
[5] 卢绍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