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应用效果探讨.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应用效果探讨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效果研究   摘要 为了探索油菜高产栽培中不同栽培方式对产量的影响,在土地平整、土壤肥力适中、地势平坦的田块进行了同一品种的不同栽培方式试验与研究,经过2年的试验示范,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撒播和机械直播田,油菜苗生长整齐,根系发达,根颈粗壮,叶色正常,叶片多,生长势强,板田带肥点播出苗较快,幼苗生长缓慢,产量减少 关键词 油菜;人工撒播;机械直播;高产栽培 中图分类号 S56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1-0019-01 为探索不同栽培方式对油菜产量的影响,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进一步比较同一品种、同一田块、同一肥力水平、不同栽培方式条件下油菜的生产潜力,了解油菜的生长习性,探讨适宜本地的油菜生产轻简栽培技术规程,完善本地区的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和指导生产,特根据田间试验要求开展了本次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地点选在潜江市农业高新技术展示区周矶农科所,前茬作物为中稻,土质为砂壤,肥力中等。示范田长96 m、宽54 m,面积5 184 m2;统一耕整后开厢,厢宽1.8 m,共30厢,每个示范种植10厢,面积1 728 m2。供试油菜品种统一选用华油杂13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即人工撒播:播种量4.5 kg/hm2左右,密度控制在27.0万~30.0万株/hm2;板田带肥点播:株行距0.24 m×0.40 m,每穴留2株,密度208 440株/hm2,播种量3.0 kg/hm2左右;机械条播:株行距0.18 m×0.30 m,密度185 280株/hm2,播种量2.25 kg/hm2左右 1.3 试验方法 9月25―27日播种,肥料施用量及其他田间管理与大田油菜栽培管理技术相同[1-3]。中稻收获后及时翻耕炕田。9月26日左右耕整。结合耕整,机械直播和人工撒播田施足底肥,施复合肥(15-15-15)225 kg/hm2、大力硼3 kg/hm2。次日播种,机械直播用种2.25 kg/hm2,耗时345 min/hm2,费用合计510元/hm2;人工撒播用种4.5 kg/hm2,用工15个/hm2,费用合计720元/hm2。板田带肥点播,先将等量底肥与种子拌好,然后点播。用种3 kg/hm2,用工22.5个/hm2,费用合计855元/hm2。播种后统一用化学除草剂除草,用90%禾耐斯乳油675~900 mL/hm2对水675 kg/hm2喷施厢面[4-6] 10月10日间苗,10月15日定苗、补苗;11月8日统一追施苗肥,施尿素37.5 kg/hm2,撒施;12月28日撒施尿素112.5 kg/hm2作蜡肥,春后没有追肥。10月22日用20%杀灭菊酯乳剂750 mL/hm2对水675 kg/hm2防治蚜虫;11月5日用20%三唑磷乳油700倍液防治菜青虫;3月16日初花期,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防治油菜菌核病,施675 kg/hm2药液。12月22日和翌年4月29日田间调查苗情和经济性状,5月20日左右成熟收割,分别脱粒并称量实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苗情比较 在油菜生长期间,全程观察苗情长势。从结果看,冬至苗情调查时,人工撒播和机械直播田,菜苗生长整齐,根系发达,根颈粗壮,叶色正常,叶片多,生长势强。平均单株绿叶在9片以上,功能叶长宽比例协调,单叶面积平均460~500 cm2,根颈直径1.45 cm以上,与全市一类苗长势相当。板田带肥点播出苗较快,冬至时,单株绿叶数虽然也有10片,但长势较弱,叶片窄小,叶肉薄,叶色淡,有的植株茎叶发红。根系不发达,新根少,根颈较细。分析原因可能与播种后长期低温阴雨和早降雪有关,加上板田土壤通透性差,幼苗生长缓慢,甚至停滞生长 2.2 经济性状和实收产量 3种栽培方式的经济性状及实收产量差异较大。条播单株有效角果数较多,密度适宜,有效角果数也多。据调查,平均单株有效角果数338个,角粒数17.9个,千粒重均为3.3 g,理论产量3 699 kg/hm2,实收产量2 967 kg/hm2,居第1位。撒播田平均单株有效角果数209个,收获密度275 520株/hm2,角粒数18.1粒,理论产量3 435 kg/hm2,实收产量2 790 kg/hm2,居第2位。坂田带肥点播幼苗生长缓慢,冬前长势一般。群体生长不整齐,个体差异较大,单株有效角果数高的达到400个,低的单株不到200个,平均276个;角粒数17.6粒,理论产量3 150 kg/hm2,实收产量2 581.5 kg/hm2,排在第3位 3 结论与讨论 经过2年的试验示范,比较3种不同栽培方式的优缺点,得出如下结论:直播没有移栽缓苗期,主根入土深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