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林保山隧道出口低瓦斯段专项施工方案-副本解读
目 录
1.工程概况 3
1.1.工程简介 3
1.2.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特征 4
1.2.1.地形地貌 4
1.2.2.气象特征 4
1.2.3.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4
2.瓦斯的特性及危害性 6
2.1.瓦斯的特性 6
2.1.1.爆炸性 6
2.1.2.渗透性 7
2.1.3.不稳定性 7
2.1.4.窒息性 7
2.2.瓦斯爆炸的必要条件 7
2.2.1.瓦斯浓度 7
2.2.2.引火源 8
2.2.3.足够的氧气 8
2.3.瓦斯隧道分类 9
3.瓦斯隧道施工方案 9
3.1.总体施工方案 9
3.2瓦斯监测方案 11
3.2.1.瓦斯监测方法 11
3.2.2.瓦斯检查制度 14
3.2.3.瓦斯及有害气体监控作业流程图 15
3.3瓦斯地质超前预报方案 15
3.3.1瓦斯地质超前钻孔 15
3.3.2.钻孔探测内容 15
3.3.3.钻孔揭示的地质情况判定及特殊情况处理 15
3.4.通风方案 16
3.4.1.通风要求 16
3.4.2.通风设计 17
3.5.瓦斯隧道施工技术要求及方法、工艺 23
3.5.1施工原则 23
3.5.2施工方法工艺 23
3.5.3钻爆作业 24
3.5.4.支护 27
4.瓦斯隧道施工安全措施 28
4.1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28
4.1.1.建立安全管理网络,对瓦斯的管理实行三级管理制: 30
4.1.2.进行职工安全教育及上岗培训 30
4.2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31
4.2.1.瓦斯隧道供电,须采用双回路直供电源线路 31
4.2.2.使用防爆电器和作业机械 31
4.2.3.使用煤矿安全炸药和毫秒电雷管 32
5.瓦斯爆炸事故的处理与救护 32
5.1.瓦斯爆炸事故的处理 32
5.1.1.处理措施 32
5.2.瓦斯突出事故的处理 33
5.2.1.处理措施 33
5.3.事故救援 34
5.3.1.救护队配备 34
5.3.2.救护程序 34
5.4.瓦斯爆炸故灾后调查 34
5.4.1.事故分类 34
5.4.2.事故报告 35
5.4.3.事故调查 36
5.4.4.现场勘验的基本任务 37
5.4.5.现场勘验基本要求 37
5.4.6.事故调查的程序 38
6.瓦斯隧道作业事故应急预案 39
6.1.组织机构及职责 39
6.2.瓦斯突出、爆炸事故应急措施 41
6.3.应急物资及设备 43
6.3.1.应急物资 43
6.3.2.应急设备 43
附图1:瓦斯及有害气体控制作业流程图 - 44 -
新建大理至临沧铁路3标段
林保山隧道出口低瓦斯区专项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林保山隧道位于安乐站~南涧站区间,进口里程为DK54+233,出口里程为DK68+309,全长14076m。隧道线路纵坡为人字坡:依次为417m的平坡,其后为6‰(1850m长)、14‰(800m长)、22‰(4000m长)、15‰(700m长)、5‰(700m长)的上坡,其后为5‰(4650m长)、1‰(959m长)下坡。线路平面:除洞身DK54+915.818~DK55+476.752段560.934m位于R-3000m的左偏曲线上DK66+301.976
~DK67+117.781段815.805m位于R-3000m的左偏曲线上外,其余均位于直线上。隧道洞身拱顶以上最大埋深约706m,最小埋深约93m,洞身无浅埋段。林保山隧道出口工区范围为DK66+018~DK68+309,全长2291m,为加快施工进度,满足施工场地、施工通风、防灾救援及弃渣等需要,出口工区设1座平导,平导全长1015m,采用单车道无轨运输。
1.2.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特征
1.2.1.地形地貌
隧区属中山剥蚀、侵蚀地貌,地形起伏大,冲沟深切发育,最高点位于隧道洞身上的庙山新山寺(海拔为2694.84m),最低点位于隧道进口端的巍山河(河床高程约1650m),隧道出口端的乐秋河河床高程约1740m,隧道洞身主要发育中和铺河沟(河床高程约1750m),沟谷多呈“V”型。隧道洞身地面高程1650~2520m,相对高差870m,自然横坡20°~50°,基岩大多裸露。隧道穿越庙山分水岭,山脊多呈尖棱形,斜坡上覆土层较薄,基岩零星出露,植被较发育,以松树及灌木等为主;低缓地带覆土较厚,多被垦为旱地,种植有水稻、玉米、烤烟等农作物。隧道进口位于巍山县巍宝山乡安乐村的巍山河右(南)岸,出口位于南涧县乐秋乡瓦午村的乐秋河左(北)岸,进出口段斜坡较陡,自然横坡约50°,植被较发育。
隧区附近有县乡道和乡村道路相通,交通条件一般。进口端位于省道214线附近,交通条件方便;出口端位于乐秋河岸,仅附近有乡道相通,交通条件较差;1号、2号斜井均位于安乐至茶克塘公路附近,交通条件方便;3号、4斜井均位于沟槽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