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耕地与农业劳动力时空耦合关系.docVIP

成都市耕地与农业劳动力时空耦合关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成都市耕地与农业劳动力时空耦合关系

成都市耕地与农业劳动力的时空耦合关系   摘要:利用2000-2013年成都市下辖各县区耕地面积和农业劳动力资源,以劳耕弹性系数为基础,采用GIS技术分析其耕地面积和劳动力变化的时空耦合特性。研究表明,成都市68%的地区劳耕弹性系数已表现出衰退型迹象,人地关系日益紧张,其耕地重心和农业劳动力重心在移动方向上具有相似性 关键词:耕地面积变化;农业劳动力变化;劳耕弹性系数(LFEC);重心模型;成都市 中图分类号:F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14-3790-0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6.14.063 Abstract:Using the counties arable land and agricultural labor force resources,from 2000 to 2013,on the basis of Labor-Farmland Elastic Coefficient(LFEC), using GIS technology to analyze its arable land and labor changes in time and space coupling characteristics. Research showed that 68% of the region of Chengdu Labor-Farmland Elastic Coefficient had been shown to decline model type,and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 between people and land were increasingly vulnerable,gravity center of farmland and agricultural labor had the similarity in the direction of movement. Key words: farmland changed;agricultural labor changes;Labor-farmland elastic coefficient(LFEC); gravity center model; Chengdu 劳动力资源作为农业的一大生产要素,其数量的大量析出会直接造成农用地利用的变化,例如劳动力的短缺造成某种土地利用不再具有经济优势而退耕或是转为他用[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内社会经济发展快速,继而出现以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为举措的现代化建设战略,农业富余劳动力能促进经济增长、产业调整,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城市化[2-4]。耕地与农业劳动力不仅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因子,而且也是乡村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内容。在此前城乡发展转型期,耕地减少和农业劳动力的非农流转两者具有某种联系,研究其关系可有助于城乡二元的均衡发展。整理已有研究进展可知,相应研究集中于基于区域土地承载力,通过人均耕地面积来评估耕地与农业劳动力的关系[5];以耕地劳动力承载力为出发点,提出耕地与农业劳动力保持协调[6];全国县域耕地与农业劳动力变化的时空耦合[7]以及陕北地区[8]和江汉地区[9]两者的关联。成都作为西南片区粮食主要产地及经济发展主要极点,深入了解耕地面积和农业劳动力的关系是发展经济不可忽视的问题。本研究旨在揭示成都县域耕地与劳动力时空耦合关系及近年来重心移动方向,进而为成都市县政策的制定和决策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区域概况 成都市属于巴蜀盆地,处于102°54′~104°53′E、30°05′~31°26′N之间,其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德阳市接壤,西临雅安市,南靠眉山市,东与资阳市为邻,全市东西横距192 km,南北纵距166 km,幅员面积达121.21万hm2。全市西北高、东南低,地势差异较为明显,以深丘和山地为主,其境内的龙泉山脉为成都平原和盆地、丘陵的分界线。该区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水热同期、四季分明;年均温17 ℃,年均降水量873~1 265 mm,日照时数达 1 017 h以上,年均太阳辐射总量为80~93.5 kcal/cm2;生物资源种类繁多,门类齐全 目前,成都市下辖9区4市(县级市)6县。截止2013年年底,成都市常住人口1 429.76万人,自然增长率2.32‰,城镇化率达69.40%,人口密度1 180人/km2;地区生产总值超过9 100亿元,农业生产总值308.2亿元;年末实有耕地32.154万hm2,有效灌溉面积31.101万hm2,隶属于中国五大粮食集中产区之一――成都平原 1.2 数据来源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