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生态规划专题-2015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1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与生态规划专题-2015课件

1;2;3;4;5;提纲;专题一: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一、系统论与不确定性 二、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 三、环境规划的理论与实践;一、系统论与不确定性;(一)中国古代智慧 1、哲学思想;10;3、中医学的“辩证处方”理论;(二)系统的变化、复杂性、不确定性和冲突;1、变化:规划与管理者会遇到各种各样正在变化的条件、需求和期望。 ;2015/12/19;2、复杂性 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存在许多复杂的变量及相互作用途径,各种因果关系模型也就难以确定。并且,一个问题的解决也可能意味着另一个新问题的出现。 复杂系统更多是自发的、无序的,并易于受到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的变化的影响。 ;16;2015/12/19;4、冲突:在资源分配和资源利用中,经常会有冲突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观点的卷入: 环境与自然资源的规划管理就成了对冲突的管理。 处理冲突的能力是资源或环境管理者应当具备的一种重要技能,那么其有效的切入点就是能够识别引发冲突的某些原因。;二、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 (一)可持续发展:内涵与原则;1、定义;2个关键性的概念: 一是人类需求,特别是世界上穷人的需求,即“各种需要”的概念,这些基本需要应被置于压倒一切的优先地位; 二是环境限度,如果它被突破,必将影响自然界支持当代和后代人生存的能力。 ;(1)公平性原则 ,包括三层意思: 一是当代人的公平,即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 二是代际间的公平,即世代人之间的纵向公平性; 三是公平分配有限资源。 ;(2)可持续性原则 可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指的是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 ;(3)共同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原则,则是共同的 实现这一总目标,必须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 ;(4)需求性原则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26;27;(二)可持续性,由概念到行动:8大矛盾;(三)我国环保困境:环境安全的需求升级而环境质量却每况愈下;30;31;32;33;34;中国环境保护40年来,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36;37;38;39;40;41;42;43;44;45;专题二:环境与生态规划;47;48;49;50;(二)什么是环境?什么是生态?;1、环境质量的自然与社会属性;(1)环境的自然属性: 公共物品、混合物品属性;(2)环境质量的社会属性;环境质量的社会属性之例证一;环境质量的社会属性之例证二:邻避(Not In My Backyard, NIBY);邻避问题;哪些因素导致邻避;因素更为复杂的邻避;如何看待邻避现象;2、如何认识环境问题的实质:一个过程?多个角度?;3、生态:关于家园的学问;生态城市及类似概念;二、环境与生态规划的基本理论;65;66;67;68;69;70;71;72;73;74;三、环境与生态规划的实践;;2015/12/19;3、“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的期待;应体现“人民主体地位”: 环境目标的设置体现人民群众的意愿、反映人民群众的诉求, 环境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吸纳人民群众参与、人民群众出智出力, 实现环境质量的改善,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环境质量的需求, 环境质量改善效果、改善或提高环境质量的成本控制等,让人民群众满意。;科学性: 首先,环境规划的科学性应四个方面:一是对环境质量状况和污染形势的准确把握,二是对人民群众改善环境质量的诉求的清晰认识,三是环境质量改善成果可核实、可比较、可感受,四是实现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的经济成本可控、可承受,环保投资相对环境效果的改善的高效。 其次,十三五应侧重在环境管理制度体制改革上,包括: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环境目标,须深化改革:一方面是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另一方面促进传统的环境管理体制机制和管理模式向“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导向,监管统一、执法严明、多方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的转变。 最后,统筹国内与国际:环境保护也应着眼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国内环境质量改善的人民群众的诉求与国际社会对中国碳减排等应对全球环境问题方面期待高度契合;学习发达国家在相同或相似历史阶段实现环境质量改善的经验与教训;利用国内国外资金、技术等资本、资源投入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上 应按区域细分,总体改善是从全国而言的,重点污染地区、重点污染问题解决明显缓解或有效解决,经济发达地区(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的环境质量全面实现改善,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率先实现环境质量的全面、明显改善,中部地区环境质量不下降或略有改善,严格保护西部地区重要生态功能区和生态脆弱区,明显改善人居环境条件。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人们要么看到了包括“常态蓝”在内的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要么感受到了包括政府在内社会在实现“常态蓝”方面的努力和切实实现“常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