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自然观.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自然观课件

生态文明——国外农业恢复 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不是的单单要求农民素质提升,这还需要国家政策与制度的帮扶,而且国家的作用占很大一部分。 科学技术,生产工具,化肥,农药等,国家应该大力向环境友好方向推进。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控制税收。 生态文明——国内外现状 国家的发展必然依靠工业的进步,因此就不可避免的产生很多工业污染,尤其是工业三废的排放、化石燃料的燃烧等。造成的是全球性的灾难。包括全球气温升高、世界范围内海洋环境酸性的提高、固体废弃物无法处理等一系列问题。 工业革命以来全球二氧化碳含量 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气温变化 未来海洋或将被水母接管 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4年物种红色名录中包括15589个物种受到灭绝威胁,这其中包括12%的鸟类、23%的兽类、32%的两栖类、25%的裸子植物、52%的苏铁类和42%的龟鳖类 过去30年间,北极冰盖已经收缩15%~20% 冰盖缩水导致海平面上升,预计本世纪末海平面将上升10厘米 如果气温按目前趋势继续上升,北极熊将在21世纪末消失。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世界自然基金会12月7日发布报告称,化石能源的终结时代已经开启,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转向发展可再生能源。 生态文明——国内工业恢复 工业造成的污染是有目共睹的,人类也在积极寻找补救措施来改善环境。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世界环境保护公约》等 生态文明——国外工业恢复 日本 于1999年的《环境白皮书》中确立 “环境立国”战略。 美国国会通过了26部涉及水环境、大气污染、废物管理、污染场地清除等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 用法律确定环保的目标和标准; 德国 国家利用各种方式宣传环保,提高民众环保意识; 政府对环保企业及环保项目进行补贴和资助。 英国政府在处理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经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时始终坚持把环境放在第一位。 结语——中国问题 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在环境保护与治理上走得艰难 首先,中国有相当一部分人还未摆脱贫困,何谈环保 国人在意识里没有环保概念,这“得益于”教育的失败 发达国家的环保案例不适合我们中国的国情, 况且发达国家的成功案例也存在很大的水分,不值得借鉴 中国在环保法律的建设上远远落后, 结语——正确的自然观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在不断反思。矛盾是长存的,寻求平衡也必须是人类不能停止的方向。在必要的时候去战胜自然,在适当的时候敬畏自然。如果自然环境度过了一个自愈期,那么未来将不会有环境问题的困扰。 转变传统观念,建立正确的自然观 是建立生态文明的重要前提。 “人类今天面临的危机,从根本来说,是人类意识的危机” ——詹姆斯.拉伍洛克 致谢 在本次论文的编辑中,特别要感谢的是刘保健老师能给予这样一个让我们发掘自我能力的机会。其次,非常感谢组员范婷婷、刘冰芽、吴小琴、杨凯、张静、张雯汐、孙亚超、牟东东对于本篇论文搜集资料及制作幻灯片所做的工作。也感谢参考文献的作者,是他们无私的奉献给予我们强大的数据支撑,谢谢! 结语——参考文献 1.岸根卓朗 .《环境论:人类最终的选择》.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 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3.米切尔·卡逊 .《寂静的春天》 4.理查德·卡斯威尔 .《全球大趋势:意识拯救世界》.中华工商联2012年 5.刘大椿 . “自然辩证法”疑难解析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凤凰网历史——重读李鸿章 7.李祖扬,邢子政 . 从原始文明到生态文明——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回顾和反思 . 南开学报 8.郑慧子 .《遵循自然》. 人民出版社 谢谢观看 生物是在与环境的 对立统一中存在的,而存在决定意识,这是马克思 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人类在历史发展和社会变迁的长河中,自然观的 演变不可同日而语,对环境的影响和改造更不是三 言两语就可以交代清楚的...... * 在农业和畜牧业没有出现时,采集和狩猎的得到的是人类使用和生活的主要来源,而这一切完全仰仗自然的恩赐。 * 民以食为天,亘古不变。当时的原始人类得到肉食品是很有限的,只能用锤打砸击等办法制作一些简单的石器,依靠这些工具根本不可能对付肉食猛兽,最多只能猎取鹿一类等草食动物。 * 旧石器时代——受制于自然 出现群落生活,规模一般在三五十人之间,过着共同婚姻生活的男女们,生前在各自出生的群落生活,死后埋葬在各自出生的群落的墓地。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