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精神—论缶翁写梅-澳门艺术博物馆.PDF

梅花精神—论缶翁写梅-澳门艺术博物馆.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梅花精神—论缶翁写梅-澳门艺术博物馆

梅花精神—論缶翁寫梅 薄松年 中央美術學院敎授 梅花在花卉中具有獨特的風韻。它生於山野,不畏霜雪風寒,迎雪吐豔,其中蘊含著 為受傷梅枝如“纏以麻,封以泥,春氣發生,猶得相聯屬。今斷置甕中,不過為几案間數日 人格寓意和精神力量。梅花為歷代詩人畫家詠唱圖繪,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自北宋華光仲 玩,失其性矣。”有感於斯乃畫古梅圖並賦長詩,中有: 仁首創墨梅之體,楊補之繼之,成為文人畫中流行的題材,元代王冕更從畫梅中表現其孤高 風寒月落春夜深,應有花魂根下哭。淡墨聊當知己淚,貌出全神此長幅。 的品格和抱負,補之、元章成為後學畫梅之典範。但明代以前墨梅仍傾向於對客體形象的塑 殘鱗敗甲好護持,莫再人間遭手毒。 造,至明後期徐渭及清代朱耷、石濤及揚州諸家,皆能以意筆寫梅,突破陳規,別出機杼, 個人風格鮮明,個性表現突出,在大寫意畫梅中開闢出新天地。而近代畫壇上畫梅最具創新 蘇東坡謂“詩不能盡,溢而為書,變而為畫”,吳昌碩聲稱“詩文書畫有真意”,昌 精神者當推吳昌碩。他的詩書畫印為一體的成就上畫梅更有著突出的體現。 碩筆下的梅花,詩中的題詠,處處都是真意的流露,雖然這幅蕪園古梅圖已不可尋,但詩中 吳昌碩自謂“三十學詩,五十學畫”,其前半生主要鑽研金石書法,五十歲以後始著 真摯的情感今日讀來仍使人動容。 力於繪畫。以花卉為主,其中梅花佔有很大比重,可見他在眾多花卉中對梅情有獨鍾。他植 “苦鐵道人梅知己”。由於一生中對梅花不斷接觸,感情愈益加深,故宅蕪園中的老 梅、愛梅、詠梅、畫梅,與梅為友,從畫梅中緣物寄情,死後安葬於有十里梅花的超山,一 梅、安吉附近梅溪的鐵骨紅紫梅、蘇州鄧尉的香雪海、杭州孤山的梅花、餘姚超山的宋梅, 生與梅花結緣。此次研討會展出繪畫作品中最少有十幅梅花,國內公私收藏的作品更多,從 都常常使他夢魂縈繞,啟動著詩情畫興: 中可看到他畫梅的非凡造詣。吳昌碩筆下的梅花多作古梅、野梅,以篆籀筆法寫來,塑造出 十年不到香雪海,梅花憶我我憶梅,何時冒雪拏舟去,便向花前傾一杯。 冰心鐵骨生氣勃勃的形象,在畫中常常借題詠抒情言志,詩情畫意完美結合,具有很強的藝 拏舟鄧尉看香雪,老樹如龍玉作鱗。鬱憶舊遊追寫出,筆端浩蕩太湖春。 術魅力。 吳昌碩畫中的梅樹皆來自生活的真切感受。早年家鄉蕪園種植的梅樹在頭腦中植下深 他總是以昂揚振奮的情緒欣賞梅花的。他又曾聽人講說到大庾嶺的六朝古梅,“花開 刻的記憶,一直成為他作畫的依據,並流露於畫梅的題詠中,他常在畫幅上題的一首詩是: 香聞數里,碧蘚滿身,龍臥巖壑間,一夕為雷火燒而枯,作薪久矣”。從而引發畫興,“以 敗筆掃虯枝,倚怪石,夭矯駭目。雖非庾嶺千數百年物,亦豈尋常園林山谷所有”,畫完自 梅花鐵骨紅,舊時種此樹。豔擊珊瑚碎,高情夕陽處。 謂“老缶畫梅十年,從無此得意之筆,長歌激越,庭樹棲鳥皆驚起,安得浮大白,與素心人 百匝繞不盡,園涉頗成趣。太息饑驅人,揖爾出門去。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