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数字地质填图技术中的数字剖面系统.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数字地质填图技术中的数字剖面系统

维普资讯 地 层 学 杂 志 2007年 4月 JOURNALOFSTRATIGRAPHY 第 31卷 第 2期 数字地质填图技术中的数字剖面系统① 张克信D 李超岭 于庆文 朱云海D 张智勇D 葛梦春D 林启祥D 1)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湖北武汉 430074; 2)中国地质调查局 北京 100083 摘 要 :数字填 图系统 (RGMAP)是 中国地质调查局运用数字填 图技术、自主研制开发的数字地质填 图的GIS系 统,它使传统的地质调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RGMAP由两大部分组成:地质路线系统和地质剖面系统;每一部分 包含两个子系统 :野外掌上机系统和室内桌面系统。数字剖面系统的野外掌上机系统的使用,使实测剖面的全部野 外观测记录实现了数字化采集。数字剖面系统的桌面系统可以自动计算厚度,自动生成剖面图和柱状图,极大地提 高了地质剖面的测量与剖面图制作技术。 关 键 词 :数字填图系统,数字剖面系统数字 ,区域地质调查 中图法分类号 :P5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253—4959(2007)02一O157-08 传统的区域地质调查,是通过连续的野外地质 场数字采集技术的空白。传统的纸质笔记簿和手图, 路线和剖面的观测和研究,把获得的第一手基础资 被具有 GPS定位与导航显示、漫游的数字化地理底 料记录在纸质 的记录簿上,并把相应 的地质观测点 图、具 图形编辑功能和电子笔记簿功能的野外数据 及界线标绘在纸质的地形图上 。传统方法获取 的野 采集系统所取代 (图 1)。这种全新的野外数据采集 外地质观测数据和信息处于分散的、非动态 的管理 系统具有可视化野外定位、标绘各种地质体和地质 现状 ,极大地制约了地学资源信息的充分发挥 。就当 界线、地质现象描述 、产状记录、采样、素描、照片、野 前国外将图幅最终成果按地质图空间数据库要求建 外实测剖面数据等多源空间数据的获取 、存储与管 库而言,也仅仅从制 图的角度或图示的要求进行数 理的功能,并采用了结构化数据库与非结构化地质 据采集,而 GIS分析功能只局限于对图形特征相互 观察现象文本数据库相结合的特点,辅以PRB字典 之间的拓扑关系分析 、空间叠加等,对于复杂的环境 库 (朱云海等,2003),为地质学家野外调查提供了多 分析、决策分析、过程模拟的能力非常有限,远远不 方位技术支撑。2004年,数字填 图工作在全国正式 能满足解决复杂地学问题及加大与国民经济发展密 全面展开,从此 ,我国在全球真正率先实现了区域地 切相关研究 内容等需要。因此 ,地学数据的采集理论 质调查中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全程化。 与技术方法的研究 已成为实现地学数据获取全过程 信息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Roberteta1.,1997; 一 、 数字填图技术若干基本概念 姜作勤,2000;袁艳斌等 ,2000;李超岭、张克信 , 数字填 图技术是基于GIS、GPS、RS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