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详细.doc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详细

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详细 地质勘查阶段试验技术要求 试验的目的和意义 1.1 试验目的。试验以满足滑坡、崩塌(危岩)稳定性分析评价和塌岸预测及其治理工程设计的需要,并为其提供准确的评价预测和设计的参数为目的。 1.2 试验意义。众所周知,对滑坡、崩塌(危岩)和塌岸的地质模型的分析论证,及对其变形形迹的判释,可以为其稳定性评价预测和治理工程设计提供地质依据。但定量的评价预测和具体的设计必需相关的岩土体的物理参数、力学参数和水文地质参数。用于评价预测和设计的参数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评价预测的准确性,并对其是否需要工程治理或治理工程的成败优劣以及对工程的安全性、合理性和经济性的影响等方面至关重要。 对清江水库某一滑坡的滑带土抗剪强度(c、φ)值敏感性分析计算表明,滑带土的抗剪强度(c、φ)值对其滑坡的稳定性影响敏感性显著;图1表明,内摩擦角(φ)每增加或减少1°,其稳定系数约增加或减少0.05,内聚力每增加或减少10kPa,其稳定系数约增加或减少0.03~kPa的增减,将可能决定其滑坡的潜在不安全性或不必要的治理工程投资。 表1和表2分别为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滑坡稳定状态分级(表1)和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安全系数(表2)。三峡库区在工况4(设计工况)下,对于Ⅰ级、Ⅱ级和Ⅲ级滑坡相应的安全系数为K≥1.20、1.20>K≥1.15和1.15>K≥1.10,假设目前,这三个滑坡均实际处于基本稳定状态,稳定系数K0=1.15,若试验给出相应滑坡滑带的内摩擦角(φ)增减1°时,则就人为不实际的改变了滑坡的稳定状态评价,对照相应的安全系数,也就改变了工程治理需要与否的决定。这些滑坡内摩擦角(φ)若增加1°时,则就由本来实际的K0=1.15人为的变为 K0=1.20,相应的就由基本稳定状态变为了稳定状态,对Ⅰ级滑坡滑坡来说,就由本来需要工程治理的,而变为了不需要工程治理,因而存在着明显的安全隐患;若减少1°时,则由本来实际的K0=1.15人为的变为 K0=1.10,对Ⅱ级滑坡滑坡来说,本来不需要工程治理的,变为了需要工程治理,因而存在着不必要的治理工程投资。 图1 稳定系数-内摩擦角-粘聚力关系图 表1 滑坡稳定状态分级 稳定性 分级 定义 稳定性系数(Kf) 设计工况 校核工况 稳定(A) 在设计工况和校核工况条件下,都是稳定的 Kf≥1.2 Kf≥1.1 基本稳定(B) 在设计工况条件下是稳定的,在校核工况条件下其稳定性有所降低,有可能产生局部变形,整体仍然是稳定的,但安全储备不高 1.2>Kf≥1.1 1.1>Kf≥1.05 潜在不稳定(C) 目前状态是稳定的,但安全储备不高,略高于临界状态。在设计工况条件下其向不稳定方向发展,在校核工况条件下有可能整体失稳 1.1>Kf≥1.05 1.05>Kf≥1.0 不稳定(D) 目前状态下即接近临界状态,且向不稳定方向发展。在校核工况条件下将整体失稳,且失稳诱发临界值较低 Kf<1.05 Kf<1.0 表2 滑坡防治工程设计安全系数 涉水条件 工况 影响因素 荷载组合 安全系数 Ⅰ Ⅱ Ⅲ 涉水 工况1 自然状态+5年一遇暴雨或久雨+156米库水位 自重+建筑荷载+地下水+库水荷载 1.25 1.20 1.15 工况2 自然状态+5年一遇暴雨或久雨+175米库水位 自重+建筑荷载+地下水+库水荷载 1.25 1.20 1.15 工况3 自然状态+5年一遇暴雨或久雨+156米→135米水位 自重+建筑荷载+地下水+库水位下降产生的荷载 1.20 1.15 1.10 工况4(设计工况) 自然状态+5年一遇暴雨或久雨+175米→145米水位 自重+建筑荷载+地下水+库水位下降产生的荷载 1.20 1.15 1.10 工况5(校核工况) 自然状态+50年一遇暴雨或久雨+175米→145米水位 自重+建筑荷载+地下水+库水位下降产生的荷载 1.15 1.10 1.05 工况6 自然状态+5年一遇暴雨或久雨+175米→145米水位+地震 自重+建筑荷载+地下水+库水位下降产生的荷载+地震力 1.10 1.05 1.05 不涉水 工况7 自然状态+5年一遇暴雨或久雨 自重+建筑荷载+地下水 1.25 1.20 1.15 工况8 自然状态+20年一遇暴雨或久雨 自重+建筑荷载+地下水 1.20 1.15 1.10 工况9(校核工况) 自然状态+50年一遇暴雨或久雨 自重+建筑荷载+地下水 1.10 1.10 1.05 工况10 自然状态+5年一遇暴雨或久雨+地震 自重+建筑荷载+地下水+地震力 1.10 1.05 1.05 2. 试验要求和试验准则 2.1 试验要求。 2.1.1 应在对滑坡、崩塌(危岩)和塌岸的地质模型和变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