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勘察基本流程
勘察基本流程
接到任务后,要求设计院提供以下资料:1:2000的平面图、剖面图,涵洞(通道)表,大、中、小桥桥型图、立体交叉桥资料、互通立交桥资料、天桥资料,支档工程资料,料场资料。
根据1:2000的平面图、剖面图确定沿线的高填方(20m)和深切方(20m)。进行沿线的地质调绘,尤其是沿线的不良地质现象和特殊岩土(如软土)。
根据沿线的情况,结合涵洞(通道)表,大、中、小桥桥型图、立体交叉桥资料、互通立交桥资料、天桥资料,支档工程资料,料场资料、高填方(20m)和深切方(20m)综合布置钻孔,布孔原则看上次的勘察大纲。
桥位孔按桥型图布置。
编写勘察大纲(参照上次的写)。
进行勘探工作,勘探的管理工作参考《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管理实施细则》。
岩土描述参考《岩土描述》。
根据外业资料编写报告,参照样本。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管理实施细则
1总则
1.0.1 为了使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人员深入地贯彻执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和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15-31-200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GBJ15-38-2005》等强制性标准以及其中的强制性条文,紧密结合具体的岩土勘察工程,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以及勘察工作成果质量。使提交的岩土工程勘察成果报告尽量做到与市建委规定一致、与国家规范规程一致、公司勘察报告一致。保障勘察成果质量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资质晋升及培养跨世纪高水平、高技术人才,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1.0.2 本实施细则包括基本规定、岩芯钻探、取样、原位试验、岩土工程勘察资料整理以及报告编写。
1.0.3 本实施细则只针对一般房屋建筑和构筑物的岩土工程勘察,未涉及的其它有关岩土工程勘察内容及要求和其他专业性强的岩土工程勘察(如水利、铁路、公路和桥梁等),尚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现行的有关行业勘察标准、规范的规定或ISO的有关规定。
2 基本规定
2.1 岩土层分类2.1.1 岩石的分类,按成因、强度、风化程度进行分类,划分出残积土、强风化、中风化、微风化。对于硬质岩类(主要指花岗岩类、饱和单轴极限抗压强度≥30MPa)的风化程应按标准贯入试验击数(不校正)N′≥50击为强风化,N′=30~50为全风化,N′30击为残积土;其它岩类N′≤50击为残积土,N′≥50击为强风化。各风化带分类的野外特征及其它参数标准详见《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9)附录A的表A.0.1~A.0.6。
2.1.2 土层的分类,应按成因、颗粒级配和塑性指数进行分类。分为碎石土、砂土、粉土和粘性土。碎石土类和砂土类还可根据颗粒含量、颗粒形状进一步细分,详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15-31-2003)P17~20的4.1.7~4.1.14的有关规定。对于特殊性土如广东地区的淤泥、淤泥质土、花岗岩残积土、膨胀土、红粘土和人工填土的准确细分详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15-31-2003)P21~22的4.1.15~4.1.20的有关规定。
2.1.3 建筑石料分类与等级及其用途分类与确定应执行相应的规范划分标准和参照《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
2.2 岩土层定名2.2.1 岩石根据习惯使用风化程度及颗粒综合定名,例如强风化花岗岩或强风化细粒砂岩,矿物特征较为明显,可定名为强风化细粒石英砂岩等。
2.2.2 土层综合定名可考虑成因、年代及颗粒级配或塑性指数及其状态,可将野外定名结合土工试验给予更正,如第四系残、破积粉质粘土或将成因、年代作为代号直接定名为粉质粘土。
2.3 岩土层描述
2.3.1 岩石主要描述成因年代、名称、颜色、颗粒,岩石的主要矿物(以云母为主或含量为75%,其它次之),结构、构造及风化程度(岩心破碎程度指碎块、饼状、柱状及长度)、裂隙(风化、构造),亲水特征(遇水崩溃、软化现象呈粉粒或粘粒),风化性(半岩土状或风化岩土为主、均匀或连续)。
2.3.2 土层重点描述成因(冲积、洪积、淤积、残积、坡积),矿物组成、颗粒形状(粘、粉、沙粒等)及含量。对砂土应描述密实度,按标准贯入试验实际击数N划分为松散(N≤10)、稍密(10N≤15)、中密(15N≤30)、密实(N30);湿度按饱和度Sr(%)划分为稍湿(Sr≤50)、湿(Sr=50~80)、饱和(Sr80)。粉土应描述密实度,按标准贯入试验实际击数N划分为松散(N≤5)、稍密(5N≤10)、中密(10N≤15)、密实(N15);根据孔隙比e划分为密实(e0.75)、中密(0.75≤e≤0.90)、稍密(e0.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青峰水库安全评价.doc
- 静力载荷试验.doc
- 浙大 高等土力学讲义4.doc
- 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与铝箔电解剥离浸出研究_覃远根.pdf
- 高含硫净化装置水冷却器腐蚀控制研究与应用_赵勇.pdf
- 松香聚氨酯弹性密封胶的生产性试验研究.pdf
- 河海大学原位测试课件文字版.doc
- 岩土工程试验编写.doc
- 金融词汇 A.pdf
- 2000一级结构基础考试下.doc
-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周测物理试题(325)扫描版含答案.doc
- 山西省怀仁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扫描版.doc
- 河南省六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3月)理科综合扫描版含答案.doc
- 四川省高三全国Ⅲ卷冲刺演练(一)文综地理试卷扫描版含答案.doc
- 河南省洛阳市高三第二次统考文综试卷扫描版含答案.doc
- 甘肃省靖远县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扫描版含答案.doc
- 问题导学法在办公场景中的实施策略及效果评估.docx
- 退休后的个人品牌打造与传播策略.docx
- 问题解决在办公流程优化中的应用.docx
- 问题导向的办公环境创新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