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原位渗水试验数据处理探1讨
原位渗水试验数据处理探讨*
戴长雷,迟宝明,李治军,易树平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吉林 长春,130026)
摘要:原位渗水试验因精度高(较室内试验) 、简便易行和经济成本低而在包气带岩层参数的
求取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便于求解,在试验数据处理的过程中将试验环境概化为垂向一维
渗流和均质岩层的组合,有入渗速度近似法和公式法。入渗速度近似法的约束条件为
(H +0.5H )/L ω很小,公式法则对系数 b 的要求较高。结合实例,对原位渗水试验的数据采
S c i
集和数据处理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原位渗水试验;数据处理;垂向一维渗流
1 问题的提出
在研究大气降水、灌溉水、渠水、暂时性表流等对地下水的补给能力时,经常需要测定
包气带岩层的垂向渗透性能。原位渗水试验是一种在野外测定包气带岩层垂向渗透系数的简
易方法。
笔者在研究某地区地下水人工补给能力时,在该区进行了数十组双环原位渗水试验,试
验点选择在河漫滩或一级阶地等部位,包气带岩性为第四系松散岩类砂、粗砂或砂砾。虽然
该试验方法简便易行,但在数据的原位采取和后期处理的过程中,由于人为偏差和随机性误
差的存在,往往会使数据处理结果精度不高。本文拟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2 双环原位渗水试验及数据采取
由于原位渗水试验的最主要目标是,测定实际大面积人工回灌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气
带岩层的垂向渗透系数,为了消除垂向渗水过程中侧向渗流的不利影响,通常采用双环法。
在试坑底部同心压入直径不同的试环;然后,在内环及内、外环之间的环形空间同时注水,
并保持两处水层在同一高度。这样即可认为,由内外环之间渗入的水主要消耗在侧向扩散上,
从而使由内环所消耗的水则主要消耗在垂向渗透上,为准垂向一维渗流。
试验装置包括:渗水双环,两套带有刻度的供水桶、止水夹、供水管及若干要填在试环
底部的小砾石。
装置组配后的示意图如图1 所示。
供水桶
试验过程试验数据的采取主要包括如
下4 步。 止水夹
①确定试点,开挖试坑。
确定试点有两个原则:一是代表性,
内环
试点处的包气带岩层要能代表试区相当大 外环
范围内包气带岩层的情况;二是一致性,
试点处包气带岩层的选择应与大目标一 渗流方向示意线
致,如本次实例是为了选择人工回灌点,
所以选择包气带岩层渗透性能较好的部位 图1:原位渗水试验剖面示意图
进行试验。试坑开挖的标准是,铲去表土, Fig.1: Diagrammatic profile of insitu seepage test
*吉林省科技厅科技发展项目(合同编号资助
- 1 -
露出目标层,实例中的目标层距地表一般在0.22~1.50m 之间,试坑开挖稍深些,在1.25~1.55m
之间,试坑面积1.3×1.0m 左右。
②压入双环,铺砾,立标。
将双环同心压入试坑底部中央,原则上压入 0.8~1cm 即可,实例中,将双环压入试层
3~8cm 。铺砾的目的是防止注水时将环底的沙层冲起,试验中实际铺砾3~4cm 。立标的目的
在于,定水头注水时,控制环底水层厚度,一般控制在 10cm 以内,实际试验中环底水层厚
度为8~10cm,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此处所言的“水层厚度”是包括环底铺砾厚度在内的。
③定水头注水,观测记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