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数学对象的理念性意义的现象学建构分析.pdf
技术 哲学 与 中国哲学研究
对数学对象的 “理念性意义的
现象学建构分析
何浩平
内容提要 现象学式的数学哲学最近得到了学界的关注。美国学者理查德-梯辛基于胡塞尔的学说,
提出了 “建构柏拉图主义”数学哲学观,提出要具体地对数学对象的客观性意义进行现象学建构分析。数学
对象的理念性意为数学对象是非因果性的、全时空性的超越对象。对 “理念性”意义的现象学建构分析将说
明为什么主体能够具有对理念数学对象的经验。数学经验的第一人称视角性和视域结构建构了“超越性”
意义;数学直观可以奠基在任意的感性直观之上,这使得数学对象显现为 “全时空”的对象;数学直观中的纯
粹抽象活动则建构了数学对象的“非因果性”意义。
关键词 数学现象学 建构柏拉图主义 数学直观 理念性
何浩平,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哲学与科学系博士后 210016
近年来,美国学者理查德 ·梯辛(RichardTieszen)基于胡塞尔的学说,提出了 “建构柏拉图主义”
(ConstitutedPlatonism)这一现象学式的数学哲学理论 1,在学界引起了关注。他将这一理论的核心表
达如下 :
根据 “建构柏拉图主义”,先验 自我作为单子,以一种由受理性引动的方式,在经典数学
实践中,建构了数学对象的存在性意义。这些对象被意向为理念性的或抽象的,以及非心智
的。先验 自我将这些对象或概念建构为超越的,或者说独立于心智的对象。嘲
熟悉胡塞尔著作的读者,应当会认同以上概述。但是,对于这一理论的细节,尚有待补充的地方。如
梯辛所言,他的工作毋宁说还只是一个导论f3]。本文试图就数学对象的“理念 ”(ideality)意义做出较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 目“胡塞尔数学哲学演进历程研究”(15CZX039)阶段性成果。
1【】对于现象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的 c“onstitution”,在中文中尚没有统一的译法。倪梁康将其翻译成 构“造”,靳希
平翻译成 “本构”,李幼蒸翻译成 “构成”等。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这一概念在胡塞尔哲学当中含义异常丰富,很难有
专门的中文词语与其对应。本文将其简单地翻译成 “建构”,原因是在数学哲学中,已经有一派哲学叫做 “构造主义”,为
了区别,本文就选了这一名称。
2【][3]RichardTieszen,4厅erC.~del:PlatonismandRationalsiminMathematicsand Logci,NewYork:OxfordUniversity
Press,2011,p.8O,P.105.
江苏社会科学 2016/5 ·133 ·
对 数学对象 的 “理念 性”意义 的现象学建构 分析
为细致的现象学建构分析,以此推进 建“构柏拉图主义”,或一门更为普遍的数学现象学的发展。
之所以要将理念性作为分析的课题,是因为这一陛质是数学对象和一般的物质对象相比,所最不
相同的地方。胡塞尔认为数学对象是理念 的(idea1)形式对象。数学对象的理念性意为数学对象是
非因果性的(n0n—causa1),是全时空性的 omni—spatiotempora1),并且它们是超越的(transcendent)对
象。理念性基本与当代数学哲学中讨论的 抽“象性”(abstractness)相当。对于 石“头”等物质对象,我
们认为它们存在在具体的时空中,受到各种因果作用,并且特别地,正是由于它们能与人类的感觉器
官发生因果联系,我们才能认识到它il-];但是与此相比,自然数 2“”等数学对象似乎并不存在在一个具
体的时空中,或者说它们无所不在、无时不在,不会产生和消亡,它们也不受到因果性的作用。
数学对象的这一奇怪的性质引起过无数的哲学争论,甚至很多人就此认为并不存在数学对象,毕
竟它们和人们所习惯的物质对象太不相同了。本文将具体分析对 理“念性”意义的建构过程 。这一分
析将会化解这些争论,使我们得以理解为什么人们可以拥有对理念数学对象的经验。换言之,建构分
析将向我们指明,理念数学对象得以向意识显现的必要条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