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4年《高考专题提升》历史核心考点突破课件:第8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ppt

2014年《高考专题提升》历史核心考点突破课件:第8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年《高考专题提升》历史核心考点突破课件:第8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考向三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5.(2011 年广东文综)下文所示为乡村知识分子 1913 年的 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 ) A.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 B.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 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解析:A 解题的关键在于扣住日记中的关键词“大清宣统五 年,正月初三”“变乱”等入手,可以影射出该乡村知识分子的 立场守旧,对辛亥革命持否定态度,故 A 项符合题意;材料中虽 然涉及社会生活的变化,但不足以表明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以 及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排除 B、D 两项;同时材料真 实反映民国初年社会习俗的变化,故排除 C 项。故选 A 项。 6.(2013 年广东汕头一模)中国女性的传统服饰崇尚红色而 忌讳白色,但是晚清民初以后“通都大邑之女子,无不穿一套 缟素(白色)衣裳矣”。这种变化主要受( ) A.经济水平的影响 C.民族工业的影响 B.民族危亡的影响 D.西洋风尚的影响 解析:D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中国女性逐渐抛弃传统服饰, 这说明受外来文明冲击;A、B、C 三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 选 D 项。 考向四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和大众传媒的发展 7.(2014 届广东“十校”高三一联)1867 年,美国《纽约时报》 记者报道中国国内关于是否修建铁路的争议时提到:“铁路的兴 建,可能导致众多苦力、车夫和船夫的失业,一场反抗、叛乱乃 至起义的发生或者就迫在眉睫了……一俟铁路建设成功……大清 政府担心外国人的势力会变得过于强大。”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 ( ) A.腐朽的清政府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外国人同情中国政府的困境从而减少资本输出 C.近代中国人愚昧无知,无法认识到工业文明的进步 D.外国资本的入侵和底层的反对是中国近代化的阻力 解析:D 根据题干信息“铁路的兴建,可能导致众多苦 力、车夫和船夫的失业”说明近代化遭到下层民众的反对;“大 清政府担心外国人的势力会变得过于强大”说明外国资本的侵 略是阻碍中国近代化的因素,故选 D 项。 年份 纪事 《申报》 1918 年该报安装美国进口的新式印报机,每小时可印 报三万余份 《中央日报》 1932 年多次发表“赤化祸害论”的社论 《新民日报》 民国 27 年,社址所在的县城沦陷,不得不宣布停刊 《救亡情报》 其发刊词说:“抗战救亡”是全国人民的呼声 8.(2013 年广东韶关二模)下表为民国时期各类报纸的部分 纪事,根据该纪事不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近代科技的进步,为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B.民国时期的报纸报道都客观公允 C.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直接摧残了中国的新闻事业 D.民国时期的各类报纸对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一定的史 料价值 解析:B A、C 两项分别可以从《申报》《新民日报》的 发展体现出来,报纸作为时效性强的大众传媒,对研究历史有 一定价值,D 项分析合理,从表格信息可以看出《中央日报》 明显带有政治倾向,故 B 项分析错误。 第8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1.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2.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3)大众传媒的发展 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四个表现: 外商企业出现;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官僚资本主义(洋务 企业、四大家族)产生;民族资本主义兴起(19 世纪六七十年代)。 2.一个主体:整个近代社会,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3.一个特征:经济结构反映了中国近代经济的半殖民地半 封建性质。 【规律总结】中国经济结构变动图 上图中对应的经济成分:①自然经济即小农经济;②洋务 经济;③外资经济;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⑤官僚资本主义经 济。 二、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一个特点:“先天不足,后天畸形”(不足:资金少、 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畸形:地区分布不合理,未形成完整 的工业体系)。 2.三大障碍:外国资本主义(最主要)、封建主义和官僚资 本主义。 3.五大阶段: “春”——甲午中日战争后的初步发展和一战期间的“短 暂春天”;“夏”——1927-1936 年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较快 发展;“秋”——抗日战争时期遭到沉重打击;“冬”——解 放战争时期陷入绝境;新中国成立后,进入了“新的春天”。 经济 方面 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推动了中国社会 经济的进步 政治 方面 民族资本主义为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提供了经济基 础和阶级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共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