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初中古诗文大赛2.docVIP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第十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中文言文★? ???1、商鞅立信? ?? ?? ???(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原文】:商鞅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也,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之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民信之,卒下令。 【字词解释】 令:指变法的命令。具:准备好,指政令的公告已写好。未布:没有公布。 市:贸易市场。募:招募。徙:迁徙,这里指搬走。予:给。金:古代货币单位。 【译文】:商鞅法令已经制订完成,尚未公布,恐怕老百姓不相信自己,就在都城市场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长的木头,招募百姓中有谁把木头搬到北门就赏给十金。人们觉得奇怪,没有人敢搬动。又下令说:“能把木头搬到北门的赏五十金。”有一个人把木头搬走了,当即就赏给他五十金,以表明决不欺骗。人们都知道了左庶长言出必行,最终发布法令。 【阅读训练】 1、??解释: (1)已经;(2)迁移,搬;(3)给;(4)立即,就;(5)用来 2、??翻译: (1)于是(命人)在都城南门前放置了一根高三丈的木头。 (2)老百姓看到后对此感到奇怪,没有人敢去搬木头。 3、本文给你的启示:诚信很重要,“人无信而不立”,要想让人相信自己,必须“言必信,信必果”。 ★? ???2、田登为郡守? ?? ?? ?(节选自《古今谭概》) 【原文】:??田登作郡守,怒人触其名,犯者必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值上元放灯,吏揭榜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故语云:“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本此。 【字词解释】 ①? ? 笞(chī):鞭打,用竹板抽打。 ②州:此指郡。 ③值:遇到,碰上。 ④上元:旧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⑤揭榜:张贴告示。 ⑥云:说。   ⑦作:担任;做。??⑧于:介词,在。 ⑨本此:源于此。 【译文】:田登担任一个郡的太守,以别人说到他的名字而愤怒,违者必定受到鞭打,于是整个郡的百姓都把“灯”叫做“火”。正碰上元宵节张挂彩灯,官吏在集市上张贴告示,说:“本郡依照惯例放火三天。”所以有人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就是说这个。 【阅读训练】 1、??解释: (1)担任,做;(2)鞭打,用竹板抽打;(3)在;(4)说;(5)源于此 2、??翻译: (1)以别人说到他的名字而愤怒。 (2)于是整个郡的百姓都把“灯”叫做“火”。 3、为什么“举州”皆谓“灯”为“火”? 因为怕说“灯”而触犯了田登,引来鞭打。 ★? ???3、书法家欧阳询? ?? ?(选自《书林纪事》) 【原文】: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乃去。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字词解释】 1、裘:皮袍 2、尝:曾经   3、书:写(字)  4、反:同“返”返回    5、伫立:站立  6、去:离开   7、索靖:晋朝著名书法家   8、及:等到    9、复:又,再  10、去:离开   11、布:铺开 【译文】:欧阳询曾经出行,看见一块古碑,是晋代的著名书法家索靖书写的,(他)停下马观赏石碑,过了很长时间才离开。他骑马走了几百步后又返回来,下了马站在碑前欣赏,等到感到疲乏了,就铺开皮衣坐下来观赏,于是还住宿在石碑前,三天后才离开。 【阅读训练】 1、??解释: (1)曾经;(2)写(字);(3)返回;(4)站立;(5)离开 2、??翻译: (1)(他)停下马观赏石碑,过了很长时间才离开。 (2)等到感到疲乏了,就铺开皮衣坐下来观赏。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无止境,要想取得某一方面的专长,必须像文中欧阳询那样,虚心学习,专心致志。 ★? ???4、伊犁凿井? ?? ?? ?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 【原文】:??伊犁城中无井,皆汲水于河。一佐领曰:“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具得泉,但汲水以长绠耳。知古称雍州土厚水深,灼然不谬也。   【字词解释】 伊犁:地名,今新疆境内   汲:取   佐领:清朝八旗兵的官名   就:靠近  皆:都  故;所以  苟(gǒu):如果  安:怎么   乃:于是   果:真的  耳:罢了   具:都   俢绠(gěng):长绳子   谬:差错 错误   灼然:明白清楚的样子  雍州:古指陕西,甘肃,宁夏,青海一带,泛指西北地区   特:只是 【译文】:伊犁城中没有井,都是从河中取水。一位佐领说:“戈壁上都堆积黄沙没有水,所以草和树木不生长。如今城里有许多老树,如果它们的根须下面没有水,树怎么能存活?”于是拔掉树木靠近树根处凿井,果然都得到了泉水,不过取水需要长绳罢了。才了解古时称雍州土地厚实水很深,那是明白透彻不荒谬的。【阅读训练】 1、??解释: (1)如果;(2)怎么;(3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