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总评】
【试题总体说明】这套试题语基题难度不大字音字形题中生僻字;诗歌鉴赏题两道选择,亮点是散文阅读成篇的散文,而是一部小说的前言,作文题,北京高考作文发展的趋势,变动材料后观点。
D.《聊斋志异》叙述的一些故事从内容上说是荒诞的、超现实的,但书中的许多细节又极具真实感,细腻而生动。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李疑者,居通济门外,闾巷子弟执业造其家,得粟以自给。故贫甚,然独好周人急。金华范景淳吏吏部,得疾,无他子弟。人殆之,不肯舍。杖踵疑门,告曰:“我不幸被疾,人莫舍我。闻君义甚高,愿假榻。”疑许诺,延就坐,汛室,具床褥炉灶居之,征医师视脉,躬为煮糜炼药,旦暮执手问所苦。既而疾滋甚,不能起,溲矢污衾席,臭秽不可近。疑日为刮摩浣涤,不少见颜面。景淳流涕曰:“我累君矣。恐不复生,无以报厚德,囊有黄白金四十余两,在故旅邸,原自取之。”疑曰:“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景淳曰:“君脱不取,我死,恐为他人得,何益?”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携而归,在见好就收囊,志其数而封识之。数日,景淳竟死,疑出私财,买棺殡于城南聚宝山。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往书召其二子至。及二子至,取囊按籍而还之。二子以米馈,却弗受,反赆以货,遣归。
平阳耿子廉械逮至京师,其妻孕将育,众拒门不纳,妻卧草中以号。疑问故,归谓妇曰:“人孰无缓解,安能以室庐自随哉!且人命至重,倘育而为风露所感,则母子俱死,吾宁舍之而受祸,何忍死其母子?”俾妇邀以归,产一男子。疑命妇事之如疑事景淳,踰月,始辞支去,不取其报。
人用是多疑名,士大夫咸喜与疑交。 见疑者皆曰:“善士,善士!”疑读数为文亦可观,尝以儒举,辞不就,然其行最著。太史氏曰:吾与疑往来,识其为人,非有奇伟壮烈之姿也,而其所为事乃有古义勇风。语曰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吾伤流俗之嗜利也,传其事以劝焉。”
(取材于宋濂《文宪集~李疑传》)
注:①执业:指捧书求其,犹言受业。②汛室:汛,洒水。汛室,指打扫房间。
6.下列词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闻君义甚高,愿假榻 假:借用
B. 景淳竟死 竟:居然
C. 反赆以货,遗归 赆:赠送
D.人用是多疑名 多:称赞
7.下列各组词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杖踵疑门,告曰[来源:学科网]
不少见颜面
没有稍微路出一点不情愿的脸色
志其数而封识之
记录了(钱财)的数量,并封起来做了标记
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
把封起来装有金银的包裹寄送给景淳家
【答案】D
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章的一项是( )
A.李疑教书为业,生活清贫,却深明大义,急人之急,却不取回报。
B.范景淳深受感动,并且感恩图报,一定要把自己的钱财送给恩人。
C.李疑不顾自己可能受祸,坚持照顾一位孕妇,但此人却不知感恩。
D.文章作者有感于世俗的唯利是图,鼓励人们向善,因此写了本文。
【答案】C
【解析】文中说“不取其报”是说李疑不要这个妇人报答,不是“此人不知感恩”。
【考点定位】理解文意
三、本大题共有4个小题,共3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1题。
柳堤
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十里笼睛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10.(7分)
①下列对本事的赏析,不正确的是(3分)
一二句点题,写“春江”暗含江边之“堤”,写“密树”点出堤上之“柳”。
三四句承题,“十里”承“春江”,写堤长;“千条”承“密树”,状柳茂。
三四句写柳堤晴日的静景,五六句写雨天的动景,以静写动,借静衬动。
“啼莺”“飞燕”“风暖”“落花”具体生动的描绘出暮春世界的美丽景色。
②雨本无香味,但诗人在“雨香飞燕促”中却说雨“香”,这是用嗅觉来变大触觉和视
觉的修辞方法。下列诗句中“香”子的运用和本诗类似的两项是(4分)
花经宿雨香难拾,莺在豪家语更娇。(唐·郑谷《阙下春日》)
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宋·杨朴《莎衣》)
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错。(宋·刘子翚《海棠花》)
映日暖云流似水,浥尘香雨润如膏。(明·邱睿《都城春日》)
【答案】DE
【解析】读题干可知,本题需要选出的是用“嗅觉”表达“触觉”和“视觉”,因此即使考生不了解“通感移觉”的概念,也应该知道此“香”绝非嗅觉上的香味。选项ABC写的都是真实的花香,因此全部排除。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