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法库县绿色食品地瓜生`产技术
法库县绿色食品地瓜生产技术 [中图分类号]S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6)02-0175-01
1.基地选择
基地要求旱能浇、涝能排,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无污染。基地大气、土壤、水质符合绿色食品生产要求。法库地区2014年经辽宁省农科院环评合格适合绿色食品生产
2.品种选择
选择适合当地生产的优质抗逆性强、高产的非转基因优良地瓜品种:如川山紫、红香蕉
2.1种瓜处理
种瓜质量要达到:选择5-6年没有种过地瓜的生茬地进行留种,单个种瓜150g-400g之间,瓜形纺锤形,无病虫害,晾干入窖。(窖深4-5米,温度10-15度,窖存量200吨左右)
3.整地建苗床
3月20日前后,整地施肥。使用有机无机复混肥100-150kg/亩,撒匀耕地40cm以上,打破犁底层,整畦,苗床宽2米,长50-60米。苗床与生产田比例1:10
3月25日前后选择晴天,将种瓜从窖子取出,逐一挑选无病、无伤、无冻害,表皮光润,大小适中、芽眼饱满的薯块作种薯。55度温水浸种10分钟到水温45度时取出,平摆放于苗床,瓜挨瓜摆放,覆土3cm,盖膜(4米小工棚)。翌日上午10点前用45-55度温水泼洒苗床,是苗床覆土湿度达到70-80%,接着扣棚。早揭晚盖。晚上加盖草苫,保证棚内温度达到18-26度
10-12天左右再浇水一次(顺苗床浇自然水),2周后基本出齐苗。保持温度18-26度,不能超过32度
4周后(4月下旬),开风口降温3-4天,此期室外温度10-25度左右,自然通风将床温降到20℃左右。栽前2天揭膜练苗。炼苗后准备分苗。此时苗高30cm左右,茎粗0.3mm以上。采用高剪苗,离苗床3cm剪苗,保证苗高25cm(每百株重600-750g)
4.整地、施肥
4月下旬,选择砂质土壤。亩施农肥5000kg,田间撒匀,进行深耕40cm以上,做到无漏耕,无坷垃耕均耙细,做到上松下实,起垄。龙宽75cm,垄深25-30cm
5.大田栽植
5月1日前后,待地温稳定在15℃时以上时进行栽植,要求土壤含水量在70%左右。栽植前用多菌灵2500倍液对高剪苗沾根,株距22-23cm,亩栽3800-4000株(6月中旬夏栽4000-4200株)。栽植时采用45度角斜栽,穴内浇水,栽后覆土深度5-7cm,易浅不宜深
6.田间管理
6.1前期管理
6.1.1中耕除草:地瓜栽植后,特别降雨后要及时中耕划锄,防止杂草生长
6.1.2适时打顶:主蔓长50~60cm时,打去顶部未展开嫩芽,待分枝长50cm时,打群顶。夏季降雨较多要防徒长,可采用人工提蔓或用木棍打群顶破坏生长点来抑制生长
6.2中后期管理
6.2.1防旱排涝:
地瓜耐旱不耐涝,一般情况下不浇水。遇干旱年份,当叶片中午凋萎,日落不能恢复,连续5~7天,可浇水,采用隔垄浇水,以浇半沟水为宜。如夏季降雨较多,田问要及时排水防涝
6.2.2叶面喷肥防止早衰:
由于地瓜栽培采用一次性施足,期间不再追肥,为防止早衰,一般于7月下旬、9月上旬各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1次,亩用量0.1kg/次
7.病虫害防治
地瓜栽培采用轮作,病虫害较少,法库地区常见虫害主要为:蛴螬、地老虎;病害为:根腐病。防治主要采用农业防治为主
7.1根腐病
农业措施:实行轮作倒茬,建立无病留种田,培育无病壮苗
药剂处理:为防止根腐病,栽植前对地瓜苗进行药剂蘸根消毒。采用6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600倍液,亩用量55克,浸根深6-10厘米,92-3分钟,每个生长季一次
7.2地下虫害
地下害虫主要为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不仅危害薯块、纤维根以及幼苗、嫩茎,造成地瓜生育不良,甚至死苗,影响产量和品质
结合冬、春耕捡拾幼虫,消灭、减少虫源,种植前结合深翻地在土壤中亩施0.5kg白僵菌进行防治
8.收获
地瓜在10月中下旬(霜降前)要及时收获,避免薯块受冻,发生冷害腐烂造成损失。一般亩产鲜薯2250kg。收获时注意避免薯块表皮受伤
9.贮藏
地瓜收获后立即入窖,以免遭冷害后贮藏时腐烂
窖内消毒:薯块入窖前窖内宜用硫磺烟雾消毒一次,每100立方米施用500克硫磺,进行微燃烧,密封10小时,通风3天以上,待窖内没有气味后方可使用
安全贮藏的适宜温度:以9-15℃为宜。窖温高于15℃,时间长就会发芽,消耗养分,9℃以下时间长了就会发生冷害。湿度以保持85-90%为宜
贮藏期的管理:
前期:种薯入窖20天内,应将窖温提高至20-24℃进行保温愈合处理3天(方法:将门、窗户全部堵严,利用薯块自身呼吸提高温度),促使伤口愈合,防止病害。3天后使窖温降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