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内科学
第三节 慢性腹泻
一、概念
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3次/日),粪便量增加(>200g/d),粪便稀薄(含
水量>85%)。腹泻超过4周,即为慢性腹泻。
二、发病机制
(一)渗透性腹泻:是由于肠腔内含有大量不能不吸收的溶质,使肠腔内渗
透压升高,大量液体被动进人肠腔而引起腹泻。其特点有:禁食后腹泻停止或显
著减轻;粪便渗透压差扩大。
(二)分泌性腹泻是由于肠粘膜上皮细胞电解质转运机制障碍,导致胃肠:
道水和电解质分泌过多或(及)吸收受抑制而引起的腹泻。其特点有:禁食后腹
泻仍然存在;粪便渗透压小。
(三)渗出性腹泻:是肠粘膜的完整性因炎症、溃疡等病变而受到破坏,造
成大量渗出引起的腹泻,又称炎症性腹泻,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其
特点是粪便含有渗出液和血。
(四)肠运动功能异常性腹泻:是由于肠蠕动加快,以致肠腔内水和电解质
与肠粘膜接触时间缩短,而影响水分吸收,导致腹泻。
三、诊断
慢性腹泻的诊断以病史和体格检查为基础,粪便检查为常规。诊断未明确时
进行X 线钡剂造影检查和结肠镜检查。必要时可进行一些特殊检查以确诊。
四、实验室检查
(一)粪便检查:包括粪便隐血、粪便涂片查白细胞、脂肪、寄生虫及虫卵,
大便培养细菌等。
(二)小肠吸收功能试验
1.粪脂测定:粪涂片苏丹Ⅲ染色查脂肪滴。阳性提示脂肪吸收不良。
2.糖类吸收试验:有右旋木糖吸收试验、H2 呼气实验、蛋白质吸收试验、维
生素B12 吸收试验、胆盐吸收试验。
(三)血浆胃肠多肽和介质测定对各种肿瘤引起的分泌性腹泻有重要诊断:
价值。
(四)X线检查:包括腹部平片、钡餐、钡灌肠、CT 以及选择性血管造影等。
(五)内镜检查:结肠镜检并活检对结肠肿瘤、炎症等病变有重要诊断价值。
活检对各种病因引起的腹泻有重要参考价值。
五、治疗
根本治疗是病因治疗。
1、对症处理: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及营养不良。
2、止泻药:应切记针对病因治疗,不能盲目使用止泻药,而影响了腹泻本身
对机体起的保护性作用。
3、抗胆碱药:对有痉挛性腹痛者使用。
上消化道出血系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
等病变引起的出血。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的区别:Treitz 韧带以上出血,
称为上消化道出血,以下叫做下消化道出血。胃空肠的吻合术后出现的出血亦属
于上消化道出血。急性大量出血是指在消化道短时间内大量出血,临床表现为呕
血、黑便、血便等,并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障碍,失血量约占循
环血容量的20%,属临床常见急症。
一、病因
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很多,最常见的有消化道溃疡、急性胃粘膜损害(胃炎)、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和胃癌。
1.食管疾病
(1)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及食管憩室炎);
(2)食管癌;
(3)食管消化性溃疡;
4
( )食管损伤,包括物理损伤,化学损伤及放射性损伤。
2.胃十二指肠疾病
(1)消化性溃疡;
(2)胃炎(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
(3)胃粘膜脱垂;
4
( )胃癌;
(5)十二指肠炎;
(6)促胃液素瘤;
(7)胃手术后病变(吻合口炎、残胃炎等);
(8)胃血管异常;
9
( )胃淋巴瘤等。
3.空肠疾病:空肠Crohn病,胃肠吻合术后空肠溃疡。
4.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或门脉高压性胃病
(1)各种病因所致的肝硬化;
(2)肝门静脉阻塞(肝门静脉炎及肝门静脉血栓形成等);
3 Budd-Chiari
( )肝静脉阻塞综合征( 综合征)。
5.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1)各种原因所致的胆道出血;
(2)胰腺疾病(炎症或癌肿)累及胃与十二指肠;
(3)动脉瘤破裂人食管、胃及十二指肠;④纵隔肿瘤或脓肿破入食管。
(1)血液病(白血病、DIC 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