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区间监测方案课件.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盾构区间监测方案课件

南昌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三标段 长江路站~珠江路站区间上行线 盾构推进监测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南昌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三标段项目经理部 2011年12月22日 目 录 一、 工程概况 - 1 - 二、 监测方案编制原则与依据 - 4 - 三、 监测范围及内容 - 5 - 四、 监测点的布设 - 5 - 五、 监测作业方法 - 6 - 六、 监测相关技术要求 - 7 - 七、 仪器设备选用 - 8 - 八、 监测施工人员组织计划(管理网络图) - 10 - 九、 监测信息反馈体系 - 10 - 十、 监测质量保证措施 - 13 - 十一、 安全保证措施 - 14 - 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长江路站~珠江路站区间隧道场地较为平整,地貌形态单一,属赣江冲积平原地貌, 地面标高19.28~20.59m。区间隧道从长江路站南端出发,沿丰和北大道向南前行至珠江路站北端。本段区间线路设计为双坡,最大坡度为8‰,最小平曲线半径为800m。 1.2盾构工程量 本工程设计范围包括长江路站~珠江路站的单圆盾构区间隧道以及联络通道。长江路站~珠江路站区间起迄里程CK4+662.307~CK5+356.682,区间正线长度694.375m。本方案只考虑该区间上行线监测。 1.3工程地质情况: 1.3.1 土层特征 本标段区间里程约CK3+410~长江路站、长江路站~珠江路站为工程地质Ⅱ区。场地地层分布自上而下详细描述如下: 工程地质Ⅱ区: ①2素填土:松散,灰、灰黄色,主要由砂性土组成,局部段为粘性土组成,含少量 砾石,岩性杂,分布路基上的勘探孔,揭示上部50~70cm 以卵砾石为主。 ②2淤泥质粉质粘土:流塑,高压缩性,灰色,层状,层面夹薄层粉砂,粉砂单层厚0.1~0.4cm,局部夹团块状粉砂,含少量腐殖质,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韧性中等。 ②3-1含粘性土粉砂:中等偏高压缩性,松散,灰黄色,局部孔段呈褐黄色,夹软塑状团块状粘性土,成分以石英、云母、长石为主。 3-2细砂:饱和,中等压缩性,松散~稍密,灰、灰黄色,部分孔段为中砂,局部 含少量泥质,成分以石英、云母、长石为主。 ②4中砂:饱和,中等压缩性,稍密~中密,灰、灰黄色,部分孔段为细砂,成分以石英、云母、长石为主,局部含少量砾石,砾石粒径1cm 为主。 ②5粗砂:饱和,中等压缩性,中密,灰、灰黄、灰白色,成分以石英、云母、长石为主,含砾石,砾石粒径1cm为主, 含量约5~10%。 ②6砾砂:饱和,中等压缩性,稍密~中密,灰、灰白色,颗粒粒径以0.2~2cm 为主,含量20~35%,母岩成分以石英岩、砂岩、硅质岩为主,亚圆形,钻探揭露最大粒径4~6cm,含量5~15%,填充中粗砂,砂成分以石英、云母、长石为主,偶夹薄层中粗砂透镜体。 ②7圆砾:饱和,中等偏低压缩性,中密为主、局部稍密,灰、灰白色,颗粒粒径以1~3cm为主,含量35~45%,母岩成分以石英岩、砂岩、硅质岩为主,亚圆形,钻探揭露最大粒径5~8cm,含量10~15%,局部含块石,填充中粗砂,砂成分以石英、云母、长石为主,局部孔段砾砂透镜体。 ⑤1-1强风化泥质粉砂岩:低压缩性,紫红色,原岩结构可见,岩芯较破碎,呈碎块状或短柱状,碎块用手可掰断,遇水软化,正常钻进速度较快,岩芯采取率较低。 ⑤1-2中风化泥质粉砂岩:紫红色,局部段呈灰绿色,泥质胶结,局部为钙质胶结,原岩结构清晰,岩芯较完整,呈柱状~长柱状为主,局部为碎块状,节理裂隙不发育,见少许陡倾角裂隙。锤击声稍脆、易击碎,遇水软化,易崩解呈片状6 1.3.2 文水地质 (1)地表水及地下水的赋存 场区地表水主要为赣江、瀛上湖(碟子湖)以及棋盘分布的池塘,目前地表水位高程约为15.50~19.60m 之间。拟建场地浅层地下水属上层滞水、孔隙性潜水、微承压水,主要赋存于表层填土及②砂土、砾砂、圆砾中。工程区深部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于第三系新余群泥质粉砂岩、砂砾岩以及前震旦系双桥山群千枚岩岩层内。 (2)地下水类型、富水性及渗透系数 根据地下水的含水介质、赋存条件、水理性质和水力特征,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是第四纪松散岩类孔隙水、微承压水和基岩裂隙水,表层土体内为上层滞水,分述如下: ①上层滞水 主要赋存于填土层中,主要接受降雨入渗补给、下水管的渗漏补给。水位及富水性随降降雨量变化大,局部富水性好、水量大,尤其是雨季水量将更大,且水位上升、下降速度快。 ②孔隙潜水 Ⅰ区:孔隙性潜水主要赋存于表层填土以及第四系④1粉质粘土中。由大气降水径流补给,潜水水量微弱。初勘时勘探期间测得钻静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