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米》的历史寓言意蕴的生成解析
苏童的多部小说被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幕,如《妻妾成群》《妇女生活》等,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1996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米》被改拍成电影《大鸿米店》,但由于内容上的争议终究没能走上银幕。 小说与电影虽然在“叙事”层面存在着天然的“可通约性”,但究其本质为两种不同的表意媒介。改编后,不仅美学风格会发生变化,如若改编失败,电影的审美价值也会大大降低。正如王安忆在评价电影《复活》时所说,电影“只是运用了小说世俗的方面”,而小说则是作家“心灵世界”的外化。《大鸿米店》的改编不幸验证了王安忆的话。相对于小说丰厚的历史意蕴,电影只选取了故事的表层意蕴——人性之恶。这样一部毫无善和美好可言的电影,去除了历史寓言的终极指向,我们不得不思考其意义何在。 一、《米》的历史寓言意蕴的生成解析 《米》讲述的很显然不是当下的故事,作者将故事置于过去并刻意模糊其时代特征。在故事发生地点上,有意选择一个边缘小城,与大城市相比,时代演进迟缓、表征微弱。最重要的是,在五龙这一核心人物身上,作者更是有意淡化历史印记。首先,在服饰和外貌方面,作者刻意避开这些具有时代特征的描写,甚至连整个人物形象都是模糊不清的。其次,人物的语言是最能彰显个性差异和精神特质的,但五龙的语言很少,而且人物语言从不加引号,作者有意将直接引语变为间接引语,显然是借此来抑制甚至是抽空作品的情感色彩,客观地观照和还原一种生命存在。 可见,《米》并不是那种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叙事对象的历史小说,而是先确定一种对历史的认知态度和价值取向,带着对历史的精神探寻开始创作的。苏童也明确表示,他的“热情总是穿过浮躁的现实生活而指向过去”,“因为我给自己留下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我的写作也便获得了一个宽广的世界”。《米》只是在历史的土壤上虚构的不朽寓言,具有超时空的意义。 《米》的历史寓言意蕴主要体现在苏童小说一贯表现的宿命论色彩上。“与启蒙主义相比,苏童更愿意把人放在原始的生命力方面,让人去接受不可估量、不可抗拒的宿命安排。社会的进步、人类的进化与苏童看似都无关,他只关注那个本性主宰的时代、猥亵潮湿的原始时代下的人。”苏童的这样一种意志在五龙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人性中善与恶的转变就带有不可逆转的宿命色彩。作者有意消除五龙身上的历史印记,抽空作品个性化的情感色彩,对时空的模糊化处理以及作者价值判断的刻意隐藏,都是为了还原人性时空,对人的原始本性进行客观观照。这样,五龙人性中恶以及恶的膨胀的原生性质就呈现出来,宿命色彩也跃然纸上。五龙逃亡到城市,只是单纯地想凭借自己的力气吃饱饭,满足人最基本的“食”的生理需求。但从最初在码头到进入米店后,受尽了阿保、冯老板和绮云的身体迫害及精神侮辱,此间他人的恶已经完全践踏了五龙的精神人格,他在仇恨中成为自己仇恨的对立面。“食”的欲望得到满足后,其他欲望开始骚动。在织云丰腴的肉体和放荡的行为的撩拨下,五龙的性欲汹涌如潮。在性欲的驱使下,他巧妙地杀死阿保,得以与织云品尝“通奸这一杯酒”;之后又强奸了绮云;炸平吕公馆,赶走并接替六爷的位置,开始了和妓女的淫乱生活……上一个阶段所积累的“恶”肆无忌惮地释放。这种深层人性的转变与环境是脱离不了干系的。他所遭遇的环境影响了他人性变态和放纵的向度和强度。人性中潜在的“恶”受到外在环境的激发,这两者的碰撞决定了五龙的命运。他追随着“米”踏上瓦匠街、进入米店……就这样“非此不可”地走完人生,其中不可逆转的强硬的宿命意味溢于言表。 在细节上,作者隐喻的笔法潜藏了寓言的意蕴。比如,城市呈现给五龙的第一个景观便是“死人”,这是五龙城市生活的不祥之兆;五龙在花花绿绿的广告画中间看见了使他发笑的“专治花柳病的私人门诊地址”的广告,但是他人生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就是染上性病;在饥饿的驱使和阿保的逼迫之下,身为孤儿的五龙认了一群“爹”,若干年后历史重演,依然在码头五龙用两块银元引诱年轻的搬运工叫他“爹”;五龙将满口的牙都敲掉,换成象征着向城市高度靠拢的金牙,但在其死后被柴生掏走;还有米垛上的性虐以及把米塞进子宫等反复出现的意象无疑是具有寓言意味的。 《米》的历史寓言指向由始至终、由表及里地渗透在字里行间。《米》就如同一个寓言,用最少的变量和最简明的逻辑讲述一个故事,使读者的接受没有任何阻隔,但其所包含的深层哲学意蕴却引领着读者反复品味。 二、《大鸿米店》对历史寓言意蕴的消解 由于电影欣赏的空间封闭性和时间有限性,编导无法将小说的内容全部转换成影像,必然要进行一定的改编。改编方式无外乎“改‘珠’换‘线’”“增枝添叶”“删繁就简”这三种。下面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大鸿米店》对小说的改编。 (一)从“改‘珠’换‘线’”来看编者对小说的宏观把握 编者只截取了小说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