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语文假期作业古诗词
1.紫薇花 杜牧
【赏析】这首诗明写紫薇花,但是处处都显示出特立独行的人格特征。开篇从万物衰飒的秋天落笔,点出的却是秋天明朗俊爽的一面:鲜亮的清晨,亮丽的秋露,一枝紫薇花迎风绽放,在繁花落尽的秋天独领风骚——当然更不屑于在满园春色中争先了。
2.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bēi), 山衔落日浸寒漪(yī)。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陂:池塘。 衔:口里含着。本文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含住了。 浸:淹没。 漪:水波。 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 腔:曲调。 信口:随口。 归去:回去。 池塘:堤岸。
翻译: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山口卡住一样,淹没在冰凉的池水波纹中。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用短笛随便地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
3.淮中晚泊犊头
苏舜钦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译文春天的阴云,低垂在草色青青的原野上,时而可见在那幽静的地方,有一树红花正在开得鲜艳耀眼,天晚了,我把小船停泊在古庙下面,这时候只见淮河上面风雨交加,眼看着潮水渐渐升高。
注释淮:淮河。犊头:淮河边的一个地名。犊头镇,在今江苏淮阴县境内。春阴:春天的阴云。垂野,春天的阴云笼罩原野。幽花:幽静偏暗之处的花。古祠:古旧的祠堂。满川:满河 过山农家⑴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当我走过横跨山溪上的木板桥时,有淙淙的泉声伴随着我;来到农家门前,太阳已在茅檐上空高照,鸡在咯咯鸣叫,像是在欢迎来客;山农陪伴我参观焙茶,深表歉意地说,不要嗔怪被烟熏了;到打谷场上,山农为天晴可以打谷而欣喜不禁。首句“板桥人渡泉声”,截取了行途中的一景。当作者走过横跨山溪的木板桥时,有淙淙的泉声伴随着他。句中并没有出现“山”字,只写了与山景相关的“板桥”与“泉声”,便颇有气氛地烘托出了山行的环境。从首句到次句,有一个时间和空间的跳跃。“茅檐日午鸡鸣”,是作者穿山跨坡来到农家门前的情景。鸡鸣并不新奇,但安排在这句诗中,却使深山中的农舍顿时充满喧闹的世间情味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茅檐陋舍,乃“山农家”本色;日午鸡鸣,仿佛是打破山村沉静的,却更透出了山村农家特有的悠然宁静。 春日偶成
(宋)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①偶成:偶然写成。云淡:云层淡薄,指晴朗的天气。 午天:指中午的太阳。
傍花随柳:傍随于花柳之间。傍,靠近,依靠。随,沿着。 川:瀑布或河畔。
时人:一作“旁人”。 余心:我的心。余:一作“予”,我。
将谓:就以为。将:乃,于是,就。 偷闲:忙中抽出空闲的时间。[2]?
淡淡的云在天上飘,风儿吹拂着我的脸庞,此时此刻已近正午,阳光温暖极了。我穿行于花丛之中,沿着绿柳,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前面的河边。当时的人不理解我此时此刻我内心的快乐,还以为我在学年轻人的模样,趁着大好时光忙里偷闲,在玩耍呢。[3]?这是一首即景诗,描写春天郊游的心情以及春天的景象,也是一首写理趣的诗,作者用朴素的手法把柔和明丽的春光同作者自得其乐的心情融为一体。开头两句写云淡风轻、繁花垂柳,一片大自然的郁勃生机;第三句是诗意的转折和推进,第四句更进一步说明自己并非学少年偷闲春游,它所要表达的是一种哲理,以及对自然及宇宙的认识。[2]?
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天空中,淡淡的白云,轻柔的春风,和煦的阳光;地面上,红花,绿柳,碧水。从上到下,互相映照,短短十四个字,便画出了一幅春景图。后两句抒发作者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偷闲学少年”,出语新颖,平淡中寓有深意,这种怡然自得之乐,似乎也感染了读者。全诗色泽协调,情景交融,表现了作者追求平淡自然、不急不躁的修身养性的性格色彩和水到渠成的务实功夫,也表现了一种闲适恬静的意境。诗歌风格平易自然,语言浅近通俗。全诗写出了诗人怀念少年时在故乡时的事情,表达了诗人心中对少年时代以及对故乡黄陂的怀念。[4]?
此诗以“时人不识”作反衬,强调自己别有乐趣。这三、四两句说理而涉趣,颇能启人要寻绎诗人乐趣之所在,似乎寄兴在前两句的写景之中。然则,景亦寻常的春日风光,何所别于偷闲少年游荡之乐?但作者自称别有“余心乐”,留下一个疑问,让读者寻思。诗味隽永,亦富理趣。
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注释】 ①“蕲水清泉寺”,在今湖北浠水县。元丰五年(1082)三月,苏轼曾游此寺。②“兰芽”,兰草的嫩芽。 ③“潇潇”,形容雨声。“暮雨”,傍晚下雨。“子规”,即杜鹃鸟。 ④“休将白发唱黄鸡”,反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