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功能高分子》课程兴趣小组划分 说明:全班共分为6个兴趣小组,每组选一个组长,负责协调工作。课堂发言时每组选出3-4名同学,进行小组发言,每个同学的发言和讨论时间10-15分钟。 第一组 吸附分离功能高分子 第二组 高吸水性树脂 第三组 生物医用高分子 第四组 药用高分子 第五组 高分子液晶 第六组 光电磁功能高分子 目前一些计算机的主板电容采用固态电容防止电容爆浆,与普通电容(即液态铝质电解电容)最大差别在于采用了不同介电材料——导电性高分子。 电活性高分子包括电致变色高分子、电致发光高分子等。 应用:光电显示器件、半导体器件和敏感元件等 电致发光片 4. 高吸水性树脂 高吸水性树脂吸水能力高,可达自身重量的几百倍至几千倍,而且烘干后可再吸水使用。 高吸水性树脂 高吸水性树脂吸水前后对比 植物水晶泥 高吸水性树脂的用途 医用吸水胶布 各式吸潮剂 5. 生物医用高分子 特点: 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较少受到体内排斥。 例1,目前医用高分子已可制作人体的大部分器官,如人工肾、人工心肺、人工乳房等。 例2,生物降解性高分子制成的医用手术线可免去拆线的痛苦。 人造心脏 人工心脏瓣膜 人工膝关节 人造关节 人工肾脏 高分子人工骨材料 6. 药用高分子 例,药用释放功能高分子的开发,使药物具有长效性,可根据需要进行控制性释放。 微胶囊药物作用示意图 7. 高分子液晶 例,利用高分子液晶独特的化学试剂敏感性和光敏感性等,可制作痕量元素检测器和光电显示器。 向列型(nematic)液晶 8. 具有减阻功能的高分子 例1,如水溶性聚环氧乙烷,当加入水中25ppm,可使水在管道中的阻力下降75%。 例2,聚丙烯酰胺用作泥浆减阻剂。 例3,在原油中加入微量的油溶性聚异丁烯,可使输油阻力大大降低。 9. 能量转换功能高分子 降冰片二烯(NBD) 例, 吸收光能异构化 四环烷(QC) 催化剂作用下放热 896 J / mol 9. 其它功能高分子 (1)反应性功能高分子:包括高分子试剂和高分子催化剂。 (2)阻燃性高分子 (3)形状记忆型高分子 (4)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5) 高分子压电体和高分子热电体 第四节 制备功能高分子材料的主要方法 1. 高分子设计 (1) 高分子母体(matrix),在端基或侧链上导人功能基团。 苯乙烯和二乙烯基苯共聚物 苯环上导入磺酸基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2) 以反应性单体通过嵌段,接枝共聚等方法制备 接技共聚物(graft copolymer) 用聚硅氧烷接枝聚苯乙烯,制得对气体的透过系数适宜,分离系数又提高的分离膜。 (3) 分子内交联和分子间交联 制备聚乙烯醇缩甲醛时,将其缩甲醛度控制在50%以下,生成物能溶于冷水,而在热水中形成凝胶,显示可逆的溶胶-凝胶化的特异功能。 2. 高分子化 如下结构的乙烯基醚通过阳离子聚合,可转化为高分子型抗氧剂。 有些酚能与聚合物或自身聚合成高分子,称为反应型防老剂。 3. 复合型功能高分子材料 掺混各种助剂填料 4. 表面处理技术 普通高分子 表面处理 功能高分子 (1) 涂复 涂复施工价格也较低廉,最易于在材料表面加工,可以赋于高分子材料以导电、磁记录、示温、伪装隐身等功能。 (2) 表面接枝改性 (3) 表面等离子体处理 等离子体聚合是利用物质在高真空条件下,或在强电场、高温、激光等的作用下,中性的原子或分子就会失去电子,电离成离子或分解为自由基,进行表面反应、沉积/聚合、蚀刻/消融。 生物医用材料的表面接枝改性。 第五节 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发展与展望 1. 功能高分子的发展历程 特种与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可追述到很久以前,离子交换树脂和光敏高分子也有很长的历史。但是作为一门独立的完整的学科,功能高分子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发展的。 最早的功能高分子可追述到1935年离子交换树脂的发明。 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开发了感光高分子用于印刷工业,后来又发展到电子工业和微电子工业。 1957年发现了聚乙烯基咔唑的光电导性,打破了多年来认为高分子材料只能是绝缘体的观念。 1966年提出了超导高分子模型,预计了高分子材料超导和高温超导的可能性,随后在1975年发现了聚氮化硫的超导性。 1993年,俄罗斯科学家报道了在经过长期氧化的聚丙烯体系中发现了室温超导体,是迄今为止唯一报道的超导性有机高分子。 20世纪80年代,高分子传感器、人工脏器、高分子分离膜等技术得到快速发展。 1994年塑料柔性太阳能电池在美国阿尔贡实验室研制成功,1997年发现聚乙炔经过掺杂具有金属导电性,导致了聚苯胺、聚吡咯等导电高分子的问世。 各种高分子材料的产量和价格比 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发展功能高分子材料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品 种 主要产品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员工心态培训ppt课件.pptx VIP
- 直肠癌的外科治疗及进展.ppt VIP
- 202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招聘笔试预测试题及答案.doc VIP
- 料账管理课件.pptx VIP
- 能量密度指数(EII)计算方法.ppt VIP
- 红十字校本课程教学设计.docx VIP
- (正式版)Y-S-T 1700-2024 银矿采选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docx VIP
- 202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招聘笔试专项练习含答案.doc VIP
- TCECA-G 0344—2025《零碳园区评价技术规范》.pdf VIP
- 第2课 春秋战国的历史巨变课件(共41张PPT)-中职高一上学期高教版(2025)中国历史全一册(含音频+视频).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