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口印度棉花所遇问题及应对措施2.docVIP

中国进口印度棉花所遇问题及应对措施2.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进口印度棉花所遇问题及应对措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纺织行业的迅猛发展,棉花用量激增,进口棉已经成为我国纺织行业不可或缺的原料补充。印度是世界第二大棉花出口国,印度棉以其自身的优势在全球市场占有重要份额,同样,印度棉在我国市场也是占有重要分量。自1999年开始,我国就零星地从印度进口棉花,在我国棉花总进口量的占比并不高,仅为0.74%。不过从2003年开始,我国从印度进口棉花的占比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   截至2011年,我国从印度进口的棉花量已占我国棉花进口总量的30.15%。目前我国棉花进口市场的份额占比情况是,美国、印度各占1/3,剩余的1/3的市场被澳大利亚、巴西、乌兹别克斯坦及其它一些小国瓜分。在2012年1-9月,印度整体棉纱出口猛增到222052吨,然而,今年印度对中国出口棉纱数量依然排在巴基斯坦之后。因为中国更加注重棉纱进口,旨在降低劳动成本。据印度棉花咨询委员会称,由于中国需求急剧减少,2012-2013年印度棉花出口预计将下降至700万包。   在中国进口印度棉花时会出现一些常遇到的问题。以下对这些问题进行总结,希望我国进口棉花企业可以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棉花在进口时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其中,进口印度棉时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企业须特别注意:   一是包装太差。印度棉的包装基本采用布包,经过长途运输后造成棉包破损严重,导致棉花散落,甚至被污染,给国内用棉企业造成损失。   二是品级一致性差。某些到货的印度棉品级一致性差,有的甚至能降到两级以上,严重危害了国内用棉企业利益。   三是异性纤维和杂质普遍存在,印度棉落后的生产、收获和加工方式,造成棉花中经常出现布片、头发、麻绳等异性纤维,还有报纸、糖纸等特殊杂质,给生产带来不少麻烦。   四是霉烂掺假现象严重。印度棉供应商鱼龙混杂,在出口的棉花中掺杂霉烂棉、陈旧棉等现象经常发生,这也是向印度棉索赔的重要原因。   五是重量不足的情况经常发生,由于印度气候干燥炎热,不利于籽棉加工,在轧花过程中工人会用喷雾头,导致印度棉花出加工厂时含水较大。而经过长时间储存和长途运输,水分挥发,使得短重问题普遍出现。   针对印度棉品质特性、质检问题频发的现状,为保护棉花进口企业的合法权益,企业应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一是高度重视印度棉花质量问题,在签订合同时品级不能以美棉标准级成交,而应以小样型号成交。皮辊棉有自身的品质特征,不适宜用锯齿棉标准作为对照,否则会造成降级且级距不易掌握,从而损害企业的利益。   二是在合同条款中应注明公定回潮率为8.5%,以限制回潮率,即回潮率低于8.5%按落地净重结算;回潮率高于8.5%按公量结算,减少因印度棉花回潮偏高造成的损失。   三是谨慎选择合作伙伴。2009年3月15日,国家质检总局正式实施对输入中国内地的境外棉花供货企业的登记管理和质量信用等级管理制度,国内企业可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境外棉花供货企业信用情况进行选择与其贸易,降低因贸易商信用问题带来棉花质量问题的风险。四是企业在使用印度棉前一定要进行人工挑拣,避免异性纤维给生产带来损失。五是进口印度棉时应确保合同内容完整、条款具体,最好进行装船预检,到货后及时向检验检疫部门申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以便尽快索赔,减少损失。 B2C商城与品牌授权之间的罗生门 2012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已占到当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3%。尽管电商规模已超过美国,但有关B2C电商所售商品是否授权正品的争议,仍屡见报端。 近日,有媒体曝光称,央视网旗下电商央视网商城涉嫌出售未获授权商品,存在货源不正等经营问题,这令B2C电商网站与品牌商之间的授权“纠葛”再度暴露在公众视野下。 官方商城身陷授权风波 据欧迪芬、梦洁家纺、秋水伊人等品牌商表示,央视网商城并未与他们签订供货协议,也没有进行过任何品牌合作方面的沟通,却公开出售自家品牌商品。对此,上述品牌负责人对央视网商城所售其品牌商品的来源表示质疑。 据欧迪芬电商总经理黄智君向媒体透露,早在2011年,央视网电商曾在与该公司签订为期三年的供货协议,但之后便再无下文。而央视网商城却在正式上线后上架了多款欧迪芬的内衣产品。欧迪芬方面表示,“央视网商城并未与欧迪芬方面正面沟通,其采购渠道令人生疑。 随后,尽管经过欧迪芬品牌资深市场经理确认,央视网商城的欧迪芬产品并非“山寨商品”,但所有商品信息都未标明货号,刚让人对产品是否正规来源表示怀疑。 而央视网商城官方对此未置可否,称“在等领导回复”。 “未授权商品”屡见不鲜 实际上,不止是央视网商城这类“半路出家”的B2C电商,不少老牌知名电商平台同样遭遇着品牌授权之殇。 今年3月,化妆品电商乐蜂网为澄清自身售假疑云,选择主动公布品牌商授权书,但授权清单中未见雅诗兰黛、迪奥等国际品牌。而雅诗兰黛官方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