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残余应力.pdf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残余应力

第 6章 材料的残余应力   在实际的生产或生活中,人们发现材料及器件在没有受到外载荷时就无缘无故地坏了。 这 种现象非常令人费解:没有载荷怎么会坏呢? 仔细分析发现,材料及器件内部在制备或者加工过 程中就会在其内部产生应力。 因此,材料及器件内部的应力状态对其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有重要 影响[1] 。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材料或零部件的残余应力进行测定和估计,以及采用适当的措施 减小残余应力或改进其分布来消除这些工艺缺陷。 残余应力的测量技术始于20 世纪30 年代, 发展至今共形成了数十种测量方法。 传统的测试方法概括起来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即具有一定 损伤性的机械测量法和非破坏性无损伤的物理测量法[1~4] 。 新型材料的大量出现与广泛应用, 使得传统的残余应力测量方法面临严峻的挑战,也为现代材料分析测试技术领域带来新的发展 契机[5~8] 。 如何采用适当的措施调整残余应力或改进其分布,减小或消除残余应力对静强度、脆 性破坏、抗应力腐蚀开裂和疲劳等材料性能的不利影响,以及加工时或加工后产生尺寸偏差等有 害变形,是材料残余应力研究的重要课题[9~12] 。 6畅1 残余应力概论 6畅1畅1 残余应力的产生 6畅1畅1畅1 残余应力的产生原理[9 ] · 168 · 在外力的作用下,当没有通过物体表面向物体内部传递应力时,在物体内部保持平衡的应力 称为固有应力或初始应力。 在无外力作用时,以平衡状态存在于物体内部的应力称为残余应力。 残余应力是固有应力的一种,而固有应力也被一些研究者称为内应力。 1912年,由Martens 和Heyn 等提出了如图6畅1所示的弹簧模型说明了残余应力的产生。 如 图6畅1所示的三个弹簧,a 为自由状态,b 为用刚性板将弹簧的上下两端连接起来的状态。 此时, 没有从外部施加作用力,而各个弹簧之间却产生了相互的作用力。 如各弹簧的长度和弹性常数 分别为l 、l 、l 和c 、c 、c ,刚性板连接后的长度为l ,则各弹簧上产生的力F 、F 、F 分别为F 1 2 3 1 2 3 1 2 3 1 =c (l -l )、F =c (l -l )、F =c (l -l )。 F 、F 、F 即相当于残余应力,并且F +F +F =0。 1 1 2 2 2 3 3 3 1 2 3 1 2 3 图6畅1 弹簧模型示意图 一般来说,物体残余应力的产生过程可用图6畅2 来说明。 从没有任何应力作用的物体内部 R 区域内,切取图中所示之正方形A 部分如 a 所示;接着将切下的A 部分用任意的操作,使之进 行体积变化和形状变化而成为B 的形状如b 所示;可以想象若将其再放入R 区域内,使其成为c 所示的那样,则需由侧面施加作用力使之变形,再如d 所示将它放到原先的R 内。 若将施加的这 个力释放时,结果则如e 所示,放入的部分和其周边部分要调整变形,并在该区域产生应力场。 这就是产生残余应力的状态。 反之,如果测定出切取部分的变形量,即可推算出残余应力。 实际 上残余应力的测定,就是将物体进行切槽或切取,使残余应力部分释放或全部释放,用实验方法 由释放时所产生的变形求出残余应力。 图6畅2 残余应力的产生过程 6畅1畅1畅2 残余应力的分类[2 ,6 ,7 ,13 ] 实际残余应力的产生,其原因及过程是多种多样的,且产生的残余应力也很复杂[2,6,7] 。 但 [13] 习惯上按照残余应力相互影响的范围和产生的原因,主要分为两大类 : · 169 · (1) 根据残余应力相互影响的范围大小分为宏观残余应力和微观残余应力。 以图6畅3 为例来说明,图a 中所示残余应力σⅠ

文档评论(0)

ldj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