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四节古书注解.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第四节古书注解概要

第七单元 综合运用 第四节 古书的注解 第四节 古书的注解 第七单元 综合运用 涧 泰 四、古书注解的术语 三、古书注解的方法 二、古书注解的体例 一、古书注解的意义 注解古书的工作开始于汉代。毛亨、孔安国、马融、郑玄等,都是著名的注解家。郑玄对先秦的经书,像《周易》、《毛诗》、《周礼》、《仪礼》、《礼记》、《论语》等书,都曾作过注解。为后世读懂先秦古籍提供极大的便利。 一古书注解的意义 秦汉时时起,后人读前人的作品,就有阅读障碍。时代越久,障碍越多。因此,我国学者历来重视注解工作,比较重要的古籍,前人大都作过注解。我们一般都要参看旧注才可读懂一部古书。 例如:①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尚书·泰誓》) ②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左传·隐元年》) 孔安国《尚书大传》:“我治理之臣虽少,而心德同。十人:周公旦,召公奭 (shì),太公望,毕公,荣公,太颠,闳夭,散宜生,南宫适(kuò)及文母。乱=治, 古今异义,十人之名赖之得以保存。” 杜预注:“方丈曰堵,三堵曰雉,一雉之墙,长三丈高一丈,侯伯之城,方五里,径三百雉,故其大都不得过百雉。” 《周易》:魏王弼、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尚书》: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 《诗经》: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 《周礼》: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仪礼》: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礼记》: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春秋左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春秋公羊传》:汉何休注,唐徐彦疏。 《春秋谷梁传》: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 《论语》: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 《孝经》:唐玄宗注,宋邢昺疏。 《尔雅》:晋郭璞注,宋邢昺疏。 《孟子》:汉赵岐注,宋孙奭疏。 唐代学者不仅解释正文,而且还给前人的注解作注解。这种注解一般叫做“疏”,也叫“正义”。《十三经注疏》大多数是汉朝人或魏晋人做的注,唐宋人做的疏: “传”和“笺”,当时都各有特定的意义,“传”指阐明经义,“笺”有补充与订正毛传的意思,一方面对毛传简略隐晦的地方加以阐明,另一方面把不同于毛传的意见提出,使可识别。 二、古书注解的体例 先秦经书的注解难读。 一是因为注家繁多,各有侧重,看法也常常不一,取舍不易; 二是注文简略,注解的体例和术语对一般读者来说都比较生疏。 (一)传注体 (二)义疏体 (三)集解体 (一)传注体 传注体是以解释文献词句意义为主的注释体例。汉代注解家多用传注体注解先秦经典。常用的名称有“传”、“注”、“笺”。我国古代儒家典籍有“经”和“传”之分。“经”指古书原文,“传”是后人作的注,又叫“传注”,是对经书的解释,一般随古书正文刊行,附于相应的原文之后。 传,是传述的意思,指传述经文的文义。从传述的内容来看,有的侧重在叙述事件的原委,如《左氏春秋传》;有的侧重在解字释词,如《毛诗诂训传》。 注,取义于灌注。文献中有的文义艰涩,需要适当解释(灌注疏通)才能通晓。所以“注”就是诠释的意思。 笺,是表识的意思。本指读书时有所领悟,便在原文一侧做标记,后来发展成了短小、简约的注释,有的还对原有注解予以补充和订正。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传】兴也。关关,和声也。雎鸠,王雎也,鸟摯而有別。水中可居者曰洲。后妃说乐君子之德,无不和谐,又不淫其色,慎固幽深,若关雎之有別焉,然后可以风化天下。夫妇有別则父子亲,父子亲则君臣敬,君臣敬则朝廷正,朝廷正则王化成。【笺】摯之言至也,谓王雎之鸟雌雄情意至然而有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传】窈窕,幽闲也。淑,善;逑,匹也。言后妃有关雎之德,是幽闲貞专之善女,宜为君子之好匹。【笺】怨偶曰仇。言后妃之德和谐,則幽闲处深宮贞专之善女,能为君子和好众妾之怨者。言皆化后妃之德,不嫉妒,謂三夫人以下。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传】荇,接余也。流,求也。后妃有关雎之德,乃能共荇菜,备庶物,以事宗庙也。【笺】左右,助也,言后妃將共荇菜之葅,必有助而求之者。言三夫人九嫔以下,皆乐后妃之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传】寤,觉;寐,寢也。【笺】言后妃觉寐则常求此贤女,欲与之共己职也。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传】服,思之也。【笺】服,事也。求贤女而不得,觉寐则思己职事,当谁与共之乎。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传】悠,思也。【笺】思之哉,思之哉,言己诚思之。卧而不周曰辗。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笺】言后妃既得荇菜,必有助而采之者。窈窕淑女,琴瑟友之。【传】宜以琴瑟友乐之。【笺】同志为友,言贤女之助后妃共荇菜,其情意乃与琴瑟之志同。共荇菜之时乐必作。参差荇菜,左右芼之。【传】芼,择也。【笺】后妃既得荇菜,必有助而择之者。窈窕淑女,钟鼓乐之。【传】德盛者宜有钟鼓之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