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文献资源建设与数位化在的发展现况.docVIP

民国文献资源建设与数位化在的发展现况.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国文献资源建设与数位化在的发展现况

PAGE PAGE 27 民國文獻資源建設與數位化在臺灣的發展現況 The Status of Construction and Digitalization of Ming-Kuo Document in Taiwan 薛理桂 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 教授 Li-Kuei Hsueh Professor, Graduate Institute of Library, Information and Archival Studies, National e-mail:lkshiue@.tw 摘要 民國文獻在臺灣的典藏現況包括:圖書、期刊、報紙、檔案等各種不同的載體,並分別典藏於各種不同類型的圖書館與檔案典藏單位。臺灣近年來由國家科學委員會負責推動的國家型數位典藏計畫,積極進行各種珍貴文獻的數位化工作,並已有具體的成果呈現。本文主要探討臺灣各主要的民國文獻典藏單位,針對上述各種不同載體的民國文獻資源,在近年來進行數位化的現況。最後,並提出五項具體的建議。 Abstract The collection of Ming-Kuo documents includes books, journals, newspapers, and archives, etc. as well as documents deposited in different libraries and archival repositories. In recent years, the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which is in charge of the National Digital Archives Program (NDAP) achieved several significant projects. This paper discusses mainly the digitalization of libraries and archival depositories in Taiwan. As a conclusion, five concrete propositions are suggested. 關鍵詞 (Keywords) 民國文獻 資源建設 數位化 資源共享 臺灣 Ming-Kuo Documents;Resources Construction;Digitalization;Resources Sharing; Taiwan 前言 在探討民國文獻之前,需在三個方面先加以定義,即:1. 時間、2. 載體、3. 典藏所。首先在時間方面,涵蓋範圍區分為民國元年(1912年)至遷臺前(1948年),以及遷臺後(1949年)兩個時期。本文探討的民國文獻將涵蓋遷臺前與遷臺後兩個時期。其次是有關載體方面,文獻的範圍十分廣泛,本文將文獻定位於:圖書、期刊、報紙與檔案等各種不同載體的文獻。在典藏所方面,分別典藏於各種不同類型的圖書館、研究單位與檔案典藏單位。本文將以上述三個方面的民國文獻為探討的重點,首先敘述臺灣近年來進行的數位化情況,並進一步探討民國文獻各典藏單位目前所進行的數位化之現況,最後針對兩岸四地在民國文獻的共建與共享機制,提出幾項建議。 臺灣數位化發展現況 臺灣近年來數位化的發展,可區分為兩個時期:第一期(2002年-2006年)與第二期(2007年-2011年)。在第一期的發展主要著重於將既有的各單位的珍貴典藏予以數位化;而第二期則偏重於將已數位化的成果與數位教學結合,以推廣運用已數位化的成果。兩期數位化工作分述於下。 臺?灣文獻數位化發展 – 第一期(2002年 - 2006年) 臺灣文獻數位化工作在近幾年來主要由行政院所屬的國家科學委員會?(簡稱國科會)主導的「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該計畫的源起係由於政府和民間皆感到數位典藏的重要,行政院在2000年7月通過成立「國家典藏數位化計畫」。之後在國科會前主任委員翁正義的裁示下,將「國家典藏數位化計畫」整編為國家型計畫,於2002年1月1日起正式展開,並易名為「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該項計畫於2006年年底完成第一期五年計畫。(薛理桂,2007) 第一期計畫架構主要分為三部分:1. 機構計畫,為數位內容的提供者與擁有者;2.計畫辦公室,其下設立分項計畫協助計畫推動,並負責建立各種協調、支援、訓練機制,以維持計畫順利運作;3.公開徵選計畫。在上述第2項計畫辦公室之下又分設5個分項計畫,分別是:(1) 內容發展;(2)技術研發;(3)應用服務;(4)訓練推廣;(5)維運管理等5個分項計畫。計畫辦公室的角色定位於3項任務:(1)統一的對外窗口;(2)各核心分項計畫與機構計畫之間的溝通與協調的橋樑;(3)國際合作與交流規劃的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