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诗歌鉴赏;古代诗歌鉴赏考什么?;设问角度小结;做题难点; 听邻家吹笙 郎士元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这是一首颇具特色的听笙诗。笙是—种由多根簧管组成的乐器,其形参差如凤翼,其声清亮如凤鸣,故有“凤吹”之称。传说仙人王子乔亦好吹笙作凤鸣,此诗有以此相喻的意思。
第一句,写宛如凤鸣的笙曲似从天而降,极言其超凡绝俗。(写了什么)“隔彩霞”三字,不直接描摹笙声,而说笙声来自彩霞之上,通过想象中的奏乐环境之美,(怎么写的)烘托出笙乐的明丽绚烂。(为什么写)
第二句,紧承上句,写诗人对笙声实际来源的悬想揣问。笙声奇妙,引得诗人寻声暗问。(写了什么)这一句不仅点了题,同时也间接地表现了笙乐的吸引力。(为什么写)
;第三句,承第二句而来,但诗情产生了跌宕。一墙之隔,竟无法逾越,咫尺天涯,(写了什么)顿生“天上人间”的怅惘和更加强烈的憧憬,从而激发更为绚丽的幻想。(为什么写)
第四句,写诗人寻访不得后的想象,与前句呼应,仍然从音乐环境着笔,通过花的繁盛烂漫,写出乐声的明丽、热烈、欢快;(写了什么)一个“疑”字,写出似真似幻的感觉,以视觉意象写听觉意象(通感),别具一格。(怎么写的)
; 薛宝钗咏白海棠 林黛玉咏白海棠
珍重芳姿昼掩门, 半卷湘帘半掩门,
自携手瓮灌苔盆。 碾冰为土玉为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 偷来梨蕊三分白,
冰雪招来露砌魂。 借得梅花一缕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 月窟仙人缝缟袂,
愁多焉得玉无痕。 秋闺怨女拭啼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 娇羞默默同谁语,
不语婷婷日又昏。 倦倚西风夜已昏。
(据人民文学出版杜1996年12月第2版《红楼梦》第三十七回)
; 咏物诗讲究形神兼备。以上两诗,颔联都着眼于白海棠之“白”,但绘形写神各有不同。“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一联,前句以洗尽胭脂,极言其自然本色之美,后句以晶莹剔透的冰雪,喻其冰清玉洁之魂。(写了什么)倒装句式的运用,显得新颖别致:“洗”“招’二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传达出白海棠的情韵神态;而“秋阶”“露砌”的映衬,更是意味深长。 (怎么写的)诗人含蓄地表现了白海棠朴素淡雅、清洁自励的品性。)(为什么写)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_________________
;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前句以梨花之白,形容白海棠的“白”,较之“洗出”句,更侧重于表现“白”的鲜艳洁净,后句再以梅花之魂赋予了白海棠孤高傲世的精神;(写了什么)“偷来”“借得”,巧用了拟人手法;而“偷来”一词,贬词褒用,想象新颖,灵巧别致。(怎么写的)
;怎样读懂诗;★看题目和作者;
★默读两遍诗歌,整体感知;
★找出写景、写物、写人的名词(有时还得注意名词前面的修饰语,后面的形容词),捕捉并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弄清它写了什么;
★找出反映诗人感情的动词或形容词,弄清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看注解并反观诗歌题目,作总体思考。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1.前人赞美杜诗“情融乎内而
深且长,景耀乎外而远且大”。
结合全诗内容,分析诗歌是怎样体现“倦”情的?
2.若把第一联改为“夜凉侵卧
内,明月满庭隅”,你觉得
如何?;1、前三联写了从月升到月落的秋夜景色,足
见诗人辗转反侧,坐卧不定,彻夜难眠。
最后一联点出诗人不眠的原因,表现了诗人
深切关注国家和人民的命运的感情。
“空悲”抒发了诗人无限感慨和忧愤之情。
2、原诗第一联统领写景句,若改了,不仅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