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感觉(下).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节 听觉 一、听觉刺激 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振动频率须在16~20000 Hz之间才能形成可闻声 声波的物理性质:频率、振幅和波形 听觉的基本特性:音调、音响和音色 根据发声体的振动是否有周期性:乐音、噪音 第三节 听觉 二、听觉的生理机制 第三节 听觉 二、听觉的生理机制 (一)耳的构造和功能 外耳:耳廓、外耳道 中耳:鼓膜、听小骨、卵圆窗、正圆窗、 内耳:前庭器官、耳蜗 第三节 听觉 听觉的形成过程 耳廓收集的 通过 引起 的机械振动,这种振动能引起 的振动把声音放大后传到内耳,内耳的 上的听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并由 传到 ,形成听觉,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声音 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耳蜗 听神经 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第三节 听觉 三、听觉的基本现象 (一)音调 1.频率理论 2.共鸣理论 3.行波理论 4.神经齐射理论 (一)频率理论 人物:物理学家,罗.费尔 观点:内耳的耳蜗是和镫骨按相同的频率运动的,振动的数量与声音的原有频率相适应。 评价:频率理论难以解释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人耳的耳蜗不能作每秒1000次以上的快速运动。 人物:赫尔姆霍茨 观点:由于耳蜗基底膜的神经纤维长短不同,靠近蜗底较窄,靠近蜗顶较宽,因而就象一部竖琴的琴弦一样,能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共鸣。 声音的频率高,短纤维发生共鸣;声音的频率低,长纤维发生共鸣。基底膜的振动引起听觉细胞的兴奋,因而产生高低不同的音调。 不足:20000:20=1000:1,而基底膜上的横纤维长短之比仅为10:1,不对应。 (二)共鸣理论 人物:冯.贝克西 观点:声波传到人耳,将引起整个基底膜的振动。振动从耳蜗底部开始,逐渐向蜗顶推进,振动的幅度也随着逐渐增高。随着外来声音频率的不同,基底膜最大振幅所在的部位也不同。 声音频率低——最大振幅接近蜗顶; 声音频率高——最大振幅接近蜗底。 不足:行波理论难以解释500赫兹以下的声音对基底膜的影响,因为当声音低于500赫兹时,引起基底膜各部位相同的运动。 (三)行波理论 人物:韦弗尔 观点:当声音低于400Hz以下时,听神经个别纤维的发放频率是和声音频率对应的。当声音频率提高,个别神经纤维无法单独对其作出反应时,神经纤维联合齐射发生作用,从而可反应频率较高的声音。 (四)神经齐射理论 第三节 听觉 三、听觉的基本现象 (二)音响 (三)声音掩蔽 没有痛觉的孩子 英国的沃森夫妇生有一儿一女,哥哥保罗比妹妹维多利加大一岁半。小兄妹生来就不知疼痛,整天喜笑颜开。 保罗曾经被烧伤、烫伤、撞伤,甚至手臂折断,但是他从来没有吸取过教训,相反,他觉得肉体损伤十分有趣。保罗的父母亲只能寸步不离地跟着这孩子,怕一不留神,保罗就会做出足以致命的危险举动。 沃森夫妇是偶尔发现孩子的这一怪病的。一次保罗在地毯上爬来越去,体重100多千克的沃森不小心踩在儿子的身上。保罗不但没有哭,反而放声大笑,似乎被踩是一件非常好玩的事。紧接着,他迷上了一项游戏,把头往墙上或家具上撞。由于他不觉得痛,每次撞完后就开心地大笑,一直撞到两眼发黑才罢休。 15个月的时候,保罗从婴儿床上跌了下来,手臂肿了起来。因为保罗没有哭,医生以为他没有受伤。谁知几天以后,沃森发现儿子跌伤的手臂骨头露了出来,这才把他送进了医院。 一次,保罗从楼梯上滚了下来。他感到十分好玩,于是乐此不疲。这个不知疼痛的男孩还把手放在灼热的熨斗上,看着自己的手掌烧得冒烟,觉得极为有趣。 保罗的妹妹维多利加在不知疼痛上,一点也不亚于保罗。沃森夫妇最头痛的莫过于怎样教这小兄妹知道什么是危险了。因为对于这两个没有痛感的孩子来说,体罚是毫无用处的。 无痛人为什么不感到痛 科学家经过研究后认为,人脑中存在一种叫内啡肽的物质,它与吗啡差不多,有强烈的镇痛作用。现已查明,无痛人脑中内啡肽的含量比常人多3~5倍,传到大脑的痛觉冲动,被超量的内啡肽的镇痛作用掩盖住了。就这样,人失去痛觉,成了无痛人。 【心理点评】 痛觉,从生理学意义上来说,是身体内部的警报系统,它可以防止机体继续受损害,以确保机体地健康。没有痛觉,机体对有害刺激的回避性反应就会减少和降低。由此可见,痛觉具有何等重要的生理意义。 第四节 其他感觉 一、皮肤感觉 (一)肤觉的概述 皮肤感觉:刺激作用于皮肤引起各种各样的感觉。 皮肤感觉的基本形态:触压觉、冷觉、温觉和痛觉 在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的意义 (二)触压觉 触压觉、触觉、压觉、两点辨别阈限 第四节 其他感觉 (三)温度觉(冷觉、温觉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