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1-性能表征.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章-1-性能表征课件

第二章 塑料材料 ----性能表征 2.1 概述 塑料的含义 塑料是一类以聚合物为主要组分,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可塑制成型,并在常温或使用温度下力学行为符合胡克定律(普弹形变)的高分子材料。 若为结晶聚合物:Tg<使用温度<Tm 若为无定形聚合物:使用温度<Tg 塑料的组成 树脂:未加有助剂的聚合物粉料。是塑料的主要组份,在塑料中起粘结作用,并使其具有成型性能。其种类、性质以及它在塑料中所占比例大小,对于塑料的类型及性能起决定性作用。 ◆助剂:在树脂加工成塑料制品的过程中,为了改善生产工艺、提高产品性能所添加的各种辅助材料。包括: 填充剂: 又称填料,可降低成本,改变塑料性能,扩大其适用范围。 增强剂: 提高树脂力学性能的物质。 增塑剂:用来提高树脂的可塑性,改善加工性能,并赋予制品一定柔韧性的物质。 固化剂:交联剂,使热固性树脂在成型过程中由线型结构转变为体型结构的物质。 稳定剂:包括光稳定剂、热稳定剂、抗氧剂,用来防老化,延长寿命。 润滑剂:防止塑料在加工过程中粘在模具和设备上而加入的物质。 发泡剂:使高分子材料形成微孔结构的物质。 着色剂:赋予制品多种色彩。 阻燃剂:防止塑料制品燃烧或使其离火自熄。 抗静电剂:防止塑料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的静电危害。 塑料的分类 按来源 合成树脂: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如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 天然树脂:纤维素、松香、沥青等 按受热行为和是否具备反复成型加工性 热塑性塑料:受热熔融、可进行各种成型加工,冷却时硬化,再受热又可熔融、加工,具有多次重复加工性。 热固性塑料:受热熔化成型的同时发生固化发应,形成立体网状结构,再受热不熔融,在溶剂中也不溶解,过度受热发生分解破坏,不具有重复加工性。 按使用范围和用途分类: 通用塑料:产量大、用途广、价格低、性能一般,主要用于非结构材料,如: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酚醛树脂(PF)。占塑料总量的80%。 工程塑料: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能够经受较宽的温度变化范围和较苛刻的环境条件,并在此条件下长时间使用,可作为结构材料。 通用工程塑料:长期使用温度在100~150℃范围内。如:聚酰胺(PA)、聚碳酸酯(PC)、聚甲醛(POM)等。 特种工程塑料:长期使用温度在150℃以上。如:聚酰亚胺(PI)、聚芳酯、聚苯硫醚(PPS)、氟塑料等。 塑料工业的发展历程 1900年以前,天然树脂改性阶段 1833年,法国的布拉科诺(Braconot)发现了纤维素的硝化; 1846年,瑞士舍恩拜因(Schonbein)改进反应,制备了硝化纤维素(火棉); 1868年,海厄特兄弟将硝化纤维素、乙醇、樟脑共热,制成了俗称“赛璐珞”的第一种塑料。 1900~1930年,合成树脂出现和高分子学说创立 20世纪初是高分子工业创立的准备时期,1920年Staudinger提出高分子的概念。 1907年,成功制备了第一种人工合成树脂/塑料-酚醛树脂(PF); 1912年,德国人合成了聚氯乙烯PVC,于1927~1931年工业化; 1920s,醇酸树脂、醋酸纤维CA、脲醛树脂UF相继投产。 1930s~1940s,高分子化学和工业兴起 Carothers系统研究了合成聚酯和聚酰胺的缩聚反应,提出了缩聚和加聚理论;共聚合理论得到发展;一系列塑料品种出现并工业化: 聚醋酸乙烯酯PVAc(1936)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1927~1931) 聚苯乙烯PS(1934~1937) 尼龙-66 PA66(1938) 高压聚乙烯LDPE(1939) 不饱和聚酯树脂UP(1942)、氟塑料(1943)、ABS树脂(1948) 1950s~1960s,现代合成树脂产业基本形成 高分子溶液理论和分子量测试推动了高分子科学的发展;Zieglar-Natta发明有机金属引发剂,Szwarc发现阴离子活性聚合,开拓了高分子合成新领域。 1953~1955年,合成了低压聚乙烯HDPE和聚丙烯PP; 1950s,出现聚甲醛POM、聚碳酸酯PC等工程塑料; 1960s,聚砜PSU、聚苯醚PPO、聚酰亚胺PI等实现工业化生产。 1970s~1990s,高分子工业更加成熟 新方法、新品种、新结构、新性能不断涌现,包括茂金属引发剂、活性自由基聚合、基团转移聚合、超临界聚合等。合成了系列芳杂环聚合物、液晶高分子、梯形聚合物。 在新中国建立前,我国只有赛璐珞和酚醛塑料的代料加工。而目前已经形成了涵盖原料、加工、检验、模具、机械的完整工业体系。 年产量稳步增长:1994年塑料制品产量613万吨;1995年851万吨(世界产量1.567亿吨,列美、日、德、韩后,居第五位);2005年超过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