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社会工程学实施的诈骗案件剖析及被害预防.pdf

利用社会工程学实施的诈骗案件剖析及被害预防.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利用社会工程学实施的诈骗案件剖析及被害预防.pdf

2015年7月 新疆警察学院学报 July.2015 第35卷 第3期 JournalofXinjiangPoliceCollege Vol35N()3 f法学论坛J 利用社会工程学实施的诈骗案件剖析及被害预防 李 妍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研究生院,北京100038) 摘【要】 以即时通信为媒介,利用社会工程学原理实施的诈骗案件逐渐成为QQ、微信等即时通信诈骗 犯罪的主流,当前诈骗犯罪的增长速度明显超出了人们对于此类犯罪的认识程度。被害人 自身存在社 会经验少、自制力差、盲从等心理缺陷正是诈骗屡获成功的关键原因,被害预防应培养理性思维,坚持 主见,不轻信、不盲从;网络交友需慎重,培养周全的办事能力,保护好个人信息,避免成为犯罪分子的 侵害 目标。 【关键词】 社会工程学;诈骗;被害人;心理特征;被害预防 【d0i】 10.3969~.issn.1622-1195.2015.03.010 【中图分类号】D91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95(2015)03—0042一(04) 社会工程学诈骗是以即时通信工具为媒介 ,运 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用社会T程学策略,利用人们的好奇心、信任、同情 专业 的社会工程人员认为社会T程的成功源 心、贪利等 ,设置心理陷阱,传播虚假信息进行诈 于与交往和操纵 目标人 以获得所需的信息时心理 骗 ,以获取非法利益的行为 。日常生活中,在不同 技术的应用 ,因此 ,社会工程学攻击的优点就在于 , 心理意识的指导下,人们会对同一事件做出不同的 无论安全技术如何先进,只要人性上存在弱点和漏 反应,这其中,有些人因虚荣贪利或易轻信他人 ,从 洞,就可以被利用,从内部瓦解安全体系,这是其他 而成为被害的重要原因之一。冈此,为预防社会工 技术攻击手段所不能比拟的。即时通信工具作为 程学诈骗,有必要对此类犯罪过程 中被害人的心理 一 种网络即时对话工具,用户在与好友聊天过程 中 特征进行剖析,从完善被害人心理特征提出被害预 的低戒备性,以及即时通信工具的非接触性更为恶 防措施 。 意欺诈创造了条件。诈骗者正是利用即时通信T 一 、 社会工程学 具 自身的缺陷以及人性弱点和漏洞达到犯罪 目的, 大众对社会T程学的理解普遍存在歧义,认为 是恶意的社会工程 。 它是恶意的,相当于谎言 、骗局。例如 ,维基百科 二、社会工程学诈骗被害人的心理特征 定义社会工程学为 “操纵他人采取特定行动或者 被害人心理特征指的是在犯罪行为进行过程中, 泄漏机密信息的行为 。它与骗局或欺骗类似 。”其 被害人应对犯罪行为时表现出的心理状态 ,心理特征 实 ,真正的社会T程可 以算得上是一门学科,专业 分为认知特征、情绪特征、意志特征、个 特征。 社会工程人员的工作就是检测漏洞 、预防攻击 。 (一)认知特征 著名 的社会工程专家 ChristopherHadnagy这样 界 认知是指行为人对外部信息的认识与加T,决 定 :社会工程是一种操纵他人采取特定行动的行 定行为人认识的正确与否以及认识的多少。个体 为,该行动不一定符合 “目标人”的最佳利益,其结 由于生活经历 、成长方式 以及行为习惯的不同,对 果包括获取信息 、取得访 问权限或让 目标采取特 自身情况与外部情境 的相互关系 的认知 、理解不 定的行动。其中 “目标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