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库存之痒.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零库存之痒

零库存之痒 引子:   2003年春节前的广州,一场最初源于广东河源的怪病——“非典型肺炎”(SARS)像闪电一般突然击中了这座城市。很快,众多的民众和医护人员在“非典型肺炎”(SARS)的肆虐中病倒。并且,紧接着,随着人口的流动,这种怪病如恶魔的诅咒般迅速在中国的一些省、市和地区蔓延开来。   极强的传染性和不明病因、病理使人们谈“非典”色变。一时间,一种源于人类求生本能的恐慌笼罩在每一个被“非典”所侵入的城市的上空。而作为第一个被“非典”侵入的大城市,广州更是首当其冲,在各种传言的论诈下,以理性著称的广州人此时此刻也变得惊慌失措起来。   在这种极度恐慌的心态影响下,人们开始寻找保护自我的方法。并且,很快地,这种基于本能的行为迅速转变成为经济学中所讲到的“异度膨胀的市场需求”。 “非典”引发断货风波   2003年2月9日是绝大多数广州人过完春节回单位上班的第一天,可是在这一天里,大家发现最热闹的不是办公室,而是平时人们过完年后半个月之内都不愿踏入一步的医院和药店。在那里,挤满了前来购买药品的消费者。因为非典型肺炎(SARS)的肆虐,在暂时还没有找到有效治疗药物的情况下,传统意义上具有抵御病毒作用的药物,像板蓝根、抗病毒口服液之类便纷纷成了人们抢购的对象。   人们涌向药店、医院去购买这些药品,可是被物质充裕的买方市场宠坏了的消费者很快就发现:在短期的大量抢购下,有限的药品很快就断货了,后来的人居然买不到。2003年2月10日至12日,广州大部分的药店和医院出现了一个板蓝根、抗病毒口服液的断档期,在这场意外降临的瘟疫中,消费者和商家同时遭遇了久违的、只有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常有的断货风波。  供应链过度零库存   面对这样的尴尬,经历过物质溃泛年代的人,可能还会认为是顺理成章的事,不会觉得怎么奇怪;但是对于那些没有经历过那种物质溃泛年代的人来说,就不会觉得那么平常了,他们可能会问:“在这样物质泛滥的年代里,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奇货可居的场面呢?”仔细剖析断货风波的缘由,我们不难发现,问题出在药品的流通环节上。   近几年来,随着物流业的迅猛发展,一些药品生产企业从产品积压严重、资金周转慢等问题上,逐渐认识到过量的库存是掩盖企业经营、管理中诸多问题的“万恶之首”。于是很多药品生产企业想到了当时在日本、欧美盛行的零库存理论。他们想当然地认为,如果在药品的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中达到所谓的零库存,就能化解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大部分问题。就这样,零库存便成了众多药品生产企业经营管理中一大不懈追求的目标。在这股风潮影响下,大大小小的药厂纷纷仿效,对自己的企业进行零库存化改造。一夜之间,零库存管理似乎成了医药企业赢利的万金油。    而此时,作为药品物流企业的医药公司,更是灵敏地嗅到了零库存扑面而来的阵阵诱人香味,于是在成本致胜的前提下,他们纷纷迅速进行零库存化的转型。在这种情况下,有时一些医院、药店急需的品种,医药公司都是临时采购回来的,而不再像从前那样有充足的库存能保证及时供应。   在看到上游的医药公司相继零库存化后,作为终端的医院和药店也坐不住了。相当一部分医院和连锁药店也开始尝试零库存化的“快乐体验”。1999年,厦门第一人民医院首先在全国提出医院药品零库存管理,这在当时甚至被传为佳话,成为全国众多医院学习的榜样。   就这样,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从生产厂商到医药公司,再到终端药店和医院,一环扣一环的零库存化最终导致了药品供应链整体上的零库存。因此,当非典(SARS)这一突发事件出现而需要大量药品时,断货现象便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备受青睐的零库存   零库存是指商品在生产、流通、销售等经营环节中,在提高资本增值率、降低积压风险的前提下,商品以少量的仓库存储形式存在,而大部分则处于周转状态的一种库存方式。零库存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实施准时制生产(Just in time),在管理手段上采用了看板管理、单元化生产等技术,同时实行拉式生产,以实现在生产过程中基本上没有积压的原材料和半成品的目标,这不仅大大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库存及资金的积压率,而且提高了对相关生产环节的管理效率。此后,在国外,零库存不仅应用于生产过程中,而且延伸到了原料供应、物流配送、产品销售等各个领域,成为了企业降低库存成本、提高经营效率的“撒手锏”。   一般说来,制药企业、医药公司,又或者药店和医院,如果在一个相对稳定、没有较大外来突发事件干扰的环境下施行零库存,其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第一是如果库存压缩到最小状况,所需采购的品种和数量都相应减少,零库存首先减少了因库存而占用较多的资金;第二是零库存以需求导向来制订购进计划,其运作是以少量、多次为特点进行的,这样就自然优化了应收和应付账款的结构,加快了资金的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