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课 “百家争鸣”课件.ppt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荀子》 2004年10月28日《孔子文化展》在巴黎吉美博物馆拉开帷幕。 儒学在海外的影响非常大,遍及东南亚,甚至美国、加拿大及欧洲等地。可以说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儒学的影响。 儒学对日本的影响 十九世纪上半叶前,儒学在日本思想界一直占着统治地位。即使在明治维新后,日本人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仍深受儒学影响。在政治上,日本人着重儒家的道德自觉精神。在企业经营上,强调「和为贵」的诚信精神,日本的终身雇佣制就是儒家敬业乐群精神的最好体现。在家庭观念上,日本人也特别强调「孝」道。 儒学对新加坡的影响 儒家思想在新加坡影响很大,在修己爱人、诚信谦和、廉政公平、高度文明等方面,都表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在中、小学教育方面的影响更大。 儒学对韩国的影响 自古以来,韩国对儒学(特别是宋明理学)的研究十分突出,直到今天也是如此。 * 超女于丹《论语》《庄子》热 《百家讲坛》“制造”的“学术明星”于丹 北师大教授于丹在“百家讲坛”讲完《论语》后说《庄子》 有朋自远方来, 君子坦荡荡, 己所不欲, 三人行, 三军可夺帅也, 知者不惑, ,勇者不惧. 敏而好学, 德不孤, 必有吾师矣 不亦悦乎 小人常戚戚 勿施与人 大丈夫不可以夺志 仁者不忧 不耻下问 必有邻 孔子的思想:仁、礼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子曰: 仁者爱人。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曰:恭、宽、信、 敏、惠。 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 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 《诸子集成》书影 这一整套《诸子集成》于1935年编辑出版,蔡元培题笺,囊括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墨子、晏子、管子、商鞅、孙子、韩非子等“诸子之精粹合成一书”。 2004年4月,美国副总统切尼在复旦大学发表演 讲,校方赠送给切尼的礼物是孔子的著作,校方 赠送这样的礼物说明了什么? 其它 儒家 道家 法家 兵家 墨家 “百家”泛指数量多;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争鸣”指争论和辩难。在此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的 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孔子 一.孔子和早期儒学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1.孔子的思想 孔子之政治思想 1.“仁” :“仁者爱人” 2.“礼” :“克己复礼” 3. “德治”: “为政以德” 孔子之哲学思想 敬鬼神而远之: “未知生,焉知死?” 孔子对文化教育的贡献: 1、创办私学,扩大了教育范围(孔子弟子三千,成就突出者72人) 2、整理文化典籍,保存了古代文献——《诗》、《书》、《礼》、《易》、《春秋》《乐》(已佚失),即五经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 仁政:反对苛政 民本:提出“民贵君轻” 伦理观:主张“性本善” 2.孟子的思想: 孟子(约前372-前289) 名轲,邹(今山东邹城市)人。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字卿,赵国(今山西安泽一带)人。 政治:主张“仁义”和“王道”, “君舟民水” 哲学:“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等唯物思想 伦理观:主张“性本恶” 3.荀子的思想: 二.老庄之学 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 (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在东周首都洛阳担任“守藏室之史”(等同于今天的国家图书馆馆长)。 老子(约公元前600 - 公元前500) 1.老子的思想 老子之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 老子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