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题六对比鉴赏.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总复习︱二轮·语文 ︱高中总复习︱二轮·语文 类题六 对比鉴赏 类题解读   在阅读古典诗歌时,采用对比方法进行阅读,可以收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更能深入体验作品丰富的内涵,更能触发对作品的共鸣,更能感受人、社会、自然的水乳交融。 通过对诗歌的体裁、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诗人运用的语言以及诗歌意境的对比阅读,进而品味不同时代、不同诗人的情感世界。 近年来的高考试题,很多采用对比阅读的形式对诗歌进行考查。 从命题形式看,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是单首诗歌课内外对比鉴赏型。这种类型的题目,是选择一首课外诗词语料,设题时,选择一个考点与考生课内学过的诗词语料进行对比阅读。如: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Ⅰ,语料选的是《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作者是岑参,其中第1小题为“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考生课内所学的课文。 二是两首课外诗词的对比鉴赏型。这种类型的题目,两个语料都来自课外,命题者选定考点进行命题考查。如: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Ⅱ,选了唐人韦庄的《含山店梦觉作》与宋人郭震的《宿渔家》进行对比鉴赏。其中第2小题是: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从考查点来看,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比较情感的表达 比较鉴赏诗歌“情感的表达”主要指比较抒情手法的异同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的异同。 2.比较字词的锤炼 鉴赏用得极为精当的动词、形容词和词类活用现象,以及一些虚词。 3.比较形象的选用 一般选用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形象。 4.比较技巧的分析 一般从四个方面分析:抒情方式,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 真题引路 一、(2016·全国Ⅲ卷)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问题。 内宴奉诏作 曹 翰① 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尝得预时髦③。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④高。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②六韬:古代兵书。③时髦:指当代俊杰。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战阵之意。 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6分) ? ? ?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比较阅读,题干问的是“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这是考查诗歌中的情感,本题是比较两首诗歌情感的不同之处。 答案:①曹诗写自己虽已年老,但报国之心犹存,重在表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②辛词通过追怀金戈铁马的往事,表达英雄白首、功业未成的悲慨。 二、(2014·江苏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韦应物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 李商隐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石渔樵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5分) ? ? ? 解析:第一首诗的结句,是前一句的原因,所以应结合前一句进行赏析;第二首诗的结句可有两种理解,既可理解为实写诗人自己,也可理解为虚写所访隐者。两首诗结句都是对景的描写,可以确定表达技巧为借景抒情。 答案:第一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友人住处环境,揭示其诗歌独特风格的成因,并暗寓对友人品性的赞颂;第二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诗人不遇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突出访人的执着和情怀的深挚(或:通过想象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展示其生活情趣)。 解题指津 (一)对比鉴赏思维导图 (二)答题步骤 1.相同点作答,应从诗词中找出有共同点的相关语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