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因俄电影事件,目睹中国人的麻木愚昧,遂弃医从文,立志于医治国民精神上的疾病。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南腔北调集》等。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用一句话分别概括七个部分的内容。 研读课文 分析第一部分 解读文本精要 第一部分第2段,两个“只能如此而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解读文本精要 第一部分第4段,“真的猛士”“惨淡的人生”“淋漓的鲜血”分别指代什么? 研读课文 分析第二部分 解读文本精要 第4小节第5段,“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有哪些?(惨象 流言) 研读课文 分析第三部分 解读文本精要 第6小节第1段,“无恶意的闲人”和“有恶意的闲人”分别指什么人?(根据课下注释理解) 解读文本精要 第6小节第2段,如何理解陶潜的诗句? * * 纪念刘和珍君 鲁迅 一九二六年四月一日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1918年,第一次用“鲁迅”这个笔名在《新青年》发表了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 鲁迅先生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现代文学的旗帜,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是世界十大文豪之一。毛泽东评价他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一生的写照。 横眉冷对 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1932年11月27日摄于北京师范大学操场 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造成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在这一惨案中,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学生自治会主席刘和珍遇难了!刘和珍是鲁迅先生的学生,是位爱国的热血青年,她的牺牲给鲁迅先生带来了莫大的悲哀,而当时的反动文人还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对爱国青年进行污蔑、中伤,致使鲁迅先生悲愤之极,同年四月,写下了这篇纪念文章,以来警醒中国人民永远记住这笔血债! 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 刘和珍: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三一八”惨案中,身为学生自治会主席的刘和珍,动员组织同学集会游行。她扛着校旗到段祺瑞执政府门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开枪,刘和珍身中七弹,壮烈牺牲,时年22岁。 杨德群烈士遗像 一九二六年三月十八日天安门集会 徘徊 长歌当哭 菲薄 踌躇 桀骜 黯然 噩耗 肆无忌惮 喋血 攒射 屠戮 浸渍 绯红 和蔼 殒身不恤 注音 páihuái dàng fěibó chóuchú jié ào àn è dàn dié cuán lù zì fēi ǎi yǔn xù 介绍写作缘起 交代写作目的 回忆与刘和珍君的认识过程 叙述刘和珍君等人的遇难经过 遇害概况 热情讴歌赞颂爱国青年 总结“三一八”惨案经验教训 第一、二小节 : 本文的写作缘由,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三、四、五节 : 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 第六、七小节 : 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意义。 交代写作缘由 痛悼逝者(悲)——遇害、受诬 揭露敌人(愤)——阴险、浓黑 唤醒民众 ——麻木、忘却 写作的必要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说明自己的悲愤无法用文字表达,但又只能用文字来倾诉,表达了作者对没有更好的形式来纪念逝者的无奈和悲痛之情。 第一部分第3段,用“浓黑”修饰“悲凉”有什么好处? “浓黑”是形象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银川分中心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5年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docx VIP
- 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四调)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 陕西西安市长安城乡建设开发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pdf VIP
- MEMS传感器和智能传感器的发展.docx VIP
- 中学英语课堂教育教学评价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
- 运筹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章节测验答案.pdf
- 内蒙古风能、太阳能资源.doc VIP
- 金丽衢十二校2024学年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生物试卷(含答案).pdf
- 《中医骨伤科学》课件—— 肘关节脱位.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