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诗歌鉴赏 ——表现手法鉴赏 诗歌的表现手法分类 描写技巧:衬托、对比、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 文艺表现方法 :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用典、象征、联想想象等 一、衬托 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的手法叫衬托。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通过五岳、天台山的高来衬托出天姥山耸立天外,直插云霄,巍巍然非同凡比。 反衬 一种是动静相衬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一种是乐景写哀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采薇》)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二、对比 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作用是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我们还学过一些对比的诗句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 …… 三、白描 是用质朴简洁的语言,抓住事物的特征,寥寥几笔,勾画出事物的形象,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刻画出鲜活生动的形象。 1、刻画人物,不绘背景,只突出主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白居易《卖炭翁》) 2、叙写事件,不求细致,只求简明。 “父耕原上田,子属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聂夷中《田家》) 3、描写景物,不尚华丽,务求朴实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高考应对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和方法:(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解题格式: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典型题目示例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 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实战练习 雨后池上 刘攽(bān)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本诗用了反衬的手法,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四、用典 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个人愿望等,属于借古抒怀或借古讽今。 ①明用典故,一般在阐述事理的诗作中,诗人往往直截了当地引用典故来论证事理,直抒己见,使抽象的事理形象化。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黄庭坚《登快阁》) ②暗用典故,用比较隐晦含蓄的手法,把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思暗含在典故之中。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③反用典故。逆向取义,也就是从反面来阐发典故的含意,推陈出新。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辛弃疾的《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首句化用李白《蜀道难》中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将其概括为“蜀道登天”。本来,李白在《蜀道难》中要突出的是蜀道的高危艰险,辛弃疾在《满江红》中却强调通过艰苦的攀登可以上达青天 。 五、象征 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 例1:“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例2:“三径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