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鉴赏诗词莫要慌 平心静气细思量 先从标题来入手 再借注解来相帮 诗中意象要注意 暗示形象和思想 题干务必要精读 一字一句不能放 扣住词句来作答 自己不要乱主张 答题指津顺口记 练习 1 湖州歌 (南宋)汪元量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释]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1)从题目来看:本诗表明写的内容是有关湖州的诗歌。 (2)从作者来看:作者是南宋的汪元量,并不出名。但我们知道他是南宋的诗人,就可以推测他的思想很可能是表达对国家命运衰微的的伤感-——因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南宋的时代主题就是诗人们面对国家命运残破的伤感。 (3)从注释来看:交代了诗歌的创作背景。我们可以以此推断出诗歌的大致内容和思想。既然是在国家灭亡,而自己被押解北去的路途中所作,那么情感应该是表达自己面对国家灭亡的极度悲痛的心情。 (4)从诗句的情感语来看:在这首诗中,有两个情感字眼:寒,断。“寒”字渲染了一种寒冷凄清的气氛,传达了作者心情之冷清;“断”字则表明作者在国家灭亡后,面对已经落入元人手中的南宋故土“四百州”时,那种悲痛欲绝,肝肠寸断的悲痛之情。 (5)从诗句的意象语来看:这首诗歌塑造了这些意象:燕云,江水,夕阳,寒鸦,四百州。我们要仔细逐个分析每一个意象的内涵。 首先 ,“望不到尽头的燕云”,表明作者知道自己要被押解到元朝的大都燕京去,他感到自己的命运就象那天边的云一样望不到尽头,无法把握。 其次,“悠悠东去的江水”则表明作者感叹南宋国家已经灭亡,国运无可挽回就象东去的江水一样无法阻挡,而江水“悠悠东去”又象征作者面对国家衰亡内心的无比伤痛之情。 再次,“夕阳”,“寒鸦”都是没落之景,南宋的命运就象这将要坠落的“夕阳”和将要归圈的寒鸦一样此时此刻的作者,面对如此衰败之景,怎么不更增悲情! 最后,“四百州”是南宋的故国之疆土,而现在南宋已经灭亡,面对这广阔的故国的疆土,作为一个深深的爱着他的国家的诗人,怎不肝肠寸断! 2:谢枋得①《武夷山中》 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②十年:宋德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三、小结 主要学习了读懂一首诗歌的基本方法,包括:看题目、作者、注释、诗句中的情感语、诗句中的意象语。其中注释是不容忽视的一项内容。养成读诗必看注释并认真思考的习惯,必然获益匪浅。 提问⑴: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道试题有两个注释,第一个,交代了作者的生活时代、主要事迹。其关键的信息点是“隐居”“绝食而死”,因为它们暗示作者谢枋得具有抗节隐居、忠贞不屈的节操。结合诗句“几生修得到梅花”,可以看出,作者是以梅花品格自比,他追求坚贞孤傲的人格操守。于是,(1)小题便可迎刃而解:表达了国破家亡的悲痛之情,(并借梅花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孤傲不群、坚贞不屈的情怀。 全诗中,杜甫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复杂情感? 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园的思乡之情以及人至迟暮,济世渺茫的悲凉之感。(故园、头白、注释“流寓”) 找准路径,关联分析。 日暮 ① 杜甫 牛羊下来久, 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 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 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 何须花烬②繁。 注:①大历二年(767)秋,杜甫在流寓夔(kuí)州瀼(ràng)西东屯期间,写下了这首诗。②“花烬”: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 (一)忧国伤时 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如:杜牧《过华清宫》; 2、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如:杜甫《兵车行》 3、山河沦丧离乱的痛苦? 如:汪元量《湖州歌》 4、同情人民的疾苦? 如:白居易《卖炭翁》;5、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如:杜甫《登楼》 6、借古讽今的情怀?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积累 1、?建功立业的渴望 如:曹操《龟虽寿》;2、保家卫国的决心? 如:王昌龄《从军行》;3、报国无门的悲伤?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4、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建功报国 1、羁旅(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语言学纲要第四章第四节.ppt
- 语言描写升级版.ppt
- 语言文字基础知识—文化常识.ppt
- 语言文字应用.7.1简明.ppt
- 语言文字规范知识讲座 (2).ppt
- 语言文字运用w.ppt
-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5第1节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含选用句式.ppt
- 语言文字运用第1讲正确使用词语(含熟语)第3节正确使用熟语(共74张).ppt
- 语言文字运用第三章第1节.ppt
- 语言文字运用考点综合提升练(二).ppt
- 2025年天津工业大学招聘博士或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岗位人员方案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 (地理试卷)2024年广东省毕业班综合能力测试(华娇教育摸底测试)试题(解析版).pdf
- (地理试卷)2025届安徽省滁州市高三一模考试试题(解析版).pdf
- 编辑出版学视域下的学术知识库RAG构建探索.docx
- (地理试卷)2025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一模试题(解析版).pdf
- 高原生态牦牛规模化养殖经济可行性分析.docx
- 技能偏向性视角下AI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深度研究.docx
- (地理试卷)2025届安徽省安庆市高三二模试题(解析版).pdf
- (地理试卷)2025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一模试题(解析版).pdf
- 三年级体育单元教学蓝图:体能锻炼与技能培养的综合规划.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