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数学新教材实践与其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高中数学新教材实践与其思考

对高中数学新教材的实践及其思考   2007年秋季,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中学(以下简称“我校”)数学学科开始使用新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A版)。九年来,全新的课程理念使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变化,和谐的师生关系已经确立,良好的课改氛围已初步形成,涌现出了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数学学易”。为使课程改革深入、健康地开展下去,下面就提出我校在新课程及标准在使用实验过程中的一些感受、困惑与问题及其建议,供广大同仁参考 一、新的课程标准的一些基本理念 我们体会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有这样几个好的方面: (1)从教学内容来看,它突出数学内容的人文性和亲和力,应用性与现实感,提倡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2)从教学方法来看,它希望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 (3)从教育形态来看,它试图使高中数学课程返璞归真,努力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 这几个“提倡”“试图”确实反映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我国普通高中数学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但是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还是有些问题的,比如说“合作交流”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我校的实验中没有取得成功 二、困惑与问题 (1)这套教材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中的人文性和亲和力,应用性与现实感。教材每一章的正文一般都注意从实际引入概念,从实际中提出问题,例题、习题也增加了一些联系实际的内容。同时,增加了“实习作业”和“研究性课题”,特别是它的每一章都设计了一幅章头图及描述和一段引言。章头图及描述和引言设计的目的就是用数学眼光揭示与本章数学本质内容有关的人文背景、数学应用现象;简要介绍本章数学学习内容及本章在数学及各领域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但是如何设计这一部分教学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怎样通过章头图与章引言的教学既能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又能简单介绍一章内容的基本框架,进而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数学结构?目前相关参考资料很少,这给教师提供了创作的平台,但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要求太高,新教师更难以把握课程标准要求的目标,甚至有些教师干脆不上 (2)这套教材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使数学实验进入数学课堂成为可能。其目的是培养创新能力,提高数学素养。数学实验缩短了学生和数学之间的距离,使数学变得和蔼可亲了。但是进行数学实验不可或缺的TI图形计算器或计算机在我校还不能实现全员操作参与,仅仅起到展示作用,失去了广泛性 (3)学生的数学学习负担偏重,在校学习时间过长。造成学生过重的数学学习负担的主要原因是练习题的选择不当,难度过大,作业多 三、意见和建议 (1)加强与教材相关资源的建设。对我们一线教师来说,能找到与教材相匹配的资源,如配套练习、与教材同步课件那将是一件幸运的事情。因此开发与教材相匹配的资源势在必行,建议组织专家或专业人员共同开发,组建资源库,供教师免费使用 (2)对教材内容作必要的调整和进一步完善。①实验过程中我们感到最为突出的问题是教材内容多、课时少。如果按照课程标准规定每周4课时,那么根本无法达到教学目标。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我校每周开设了5课时(周边有些学校每周开设了6课时),但在时间上仍然感到紧张。事实上,高一一个学年就要上完四本必修教材,学生的负担确实太重。建议在课程标准中删减部分内容或每周增加1课时。 ②调整习题的难度,避免正文与习题脱节。我们感到:一是习题的难度比较大,导致学生普遍感到“上课时听得懂但习题做不来”“教材不难,但配套的辅导资料题目太难”;二是习题中有些学生没有学过的内容,教师很难把握是否需要补充这些内容,比如必修五P69第6题等;三是习题的难度分布欠妥当;四是习题难度无法适应多层次学生的需要,教师与学生选择的余地不够大;五是习题的开放性不够,如果能在每一个小节都能留下几个研究性问题让学生探讨,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思维更有好处 (3)处理好初高中教材中衔接问题。虽然教材注意到了初高中教材的衔接问题,但还是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集合部分要用到的逻辑关联词“或”“且”“非”等初中并没有学过;初中仅仅介绍了二次函数的简单知识,但高中新课程A版已把它作为熟练掌握并要求加以应用;初中没有学过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更没涉及分式不等式的解法,但高中新课程必修1时有涉及。这给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大困难 (4)信息技术的应用问题。教学设备配备严重不足,配备设备的观念依然停留在原课程条件下,教师要等待时机、争取时机,消耗了大量的宝贵时间。在实际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起展示作用,学生不能全员操作、参与,在某种程度上实行的是精英教育,失去了广泛性 (5)改变评价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