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深处有支盲人宣传队..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太行山深处有支盲人宣传队.

太行山深处有支盲人宣传队   “没眼人”眼里没有光,但心是敞亮的,而我们看似光鲜,但其实未必有他们明白和快乐――这也是亚妮被“没眼人”故事彻底牵住并为之努力付出的原因 亚妮永远都记得自己第一次见“没眼人”时的场景。2001年10月25日,她作为浙江卫视的主持人为一档节目的采访去了山西省左权县的红都村。在那里拍完片子返程的路上,她听到了不远处传来的歌声。原来村子旧祠堂的戏台上,11个盲人正坐在打成四方的铺盖上吹拉弹唱,那歌声她闻所未闻,虽听不懂唱词,却被感动到泪湿了眼眶。那时刻亚妮突然想起了指挥家小泽征尔对瞎子阿炳《二泉映月》的评价,“这个音乐我是应该跪着听的” 太行人管这些盲人叫“没眼人”。传说在抗战期间,他们是一支八路军的特殊情报队伍。没有编制和史载,他们存在于山里老乡的口口相传中。左权县写县史的人,只记载他们是“盲人宣传队”,“1938年成立,深入敌占区宣传抗日,38年以前自发走村串乡演出”。太行人相信,“没眼人”有算测祸福、指点迷津的能力,所以每逢着结婚、生子、葬礼,“没眼人”都会被请去唱歌表演,这是他们得以维持生计的方式 这些“没眼人”长年在太行山沟里的1700个村庄流浪,生老病死一茬茬地换,虽然后来的徒弟跟八路没什么关系,但他们在部队行军的风范70年未变,所以亚妮说:“走进这群“没眼人”的队伍,感觉就像是走进了军营,同时也是走进了历史” 亚妮还从朋友那里得知,这些能同时操办五六样乐器的“没眼人”,无意中保存了中国西部民歌――辽州小调最原生的状态和最完整的曲牌曲目。人和歌都燃起了亚妮了解并记录的欲望。因为在她看来,“那些亦真亦幻的故事或传说,包含战争悬史,关乎人文失落,逼向人性,逼向一种活着和死去的生态蜕变的诘问,记录这支队伍,入情入理” 揭秘“没眼人”前史 彼时亚妮的身份是浙江卫视的当家花旦,身兼主持人、编导和制片人,甚至把包括金话筒在内的所有主持人大奖都拿了个遍。她坦言,起初决定记录这群“没眼人”,是职业敏感的使然,为的是拍部这样题材的纪录片,放进《亚妮专访》栏目里播放,让她始料未及的是,在与“没眼人”的不断接触中,这些“绝对另类”的故事在她心里扎下了根,从而产生了拍一部电影的想法,而这电影一拍就是十年 10年后,亚妮带着新书《没眼人》归来,在北大百年讲堂现场,向人们解释她为此花费这十年光阴的理由,“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存和传承,这不仅靠民间艺人,还要靠公共知识分子的呼吁”。而这“呼吁”的背后,是她为此放弃了如日中天的事业,取而代之的是为电影筹款四处奔波求人,甩卖了自己三亚的房产填拍电影的“坑”,甚至成了“贷款专业户” 朋友崔永元觉得亚妮的坚持很有价值,因为“中国的每一天都有一些乡村群落、民俗在消失,它们都是整个文化有机体的组成部分。这些一丝一缕的丢失,终有一天会造成文化的遍体鳞伤” 多亏了红都村七十多岁老人的讲述,亚妮才了解到了“没眼人”的前史。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的时期,中国军队第八路军的总部和兵工厂隐蔽到了太行山深处。不久日军进山扫荡,切断了总部和兵工厂要道,晋冀山脉被全面围困。一次偶然的机会,人们发现流浪卖唱的瞎子可以穿越封锁线 某天,八路军特务连一个姓程的连长,听说一个男娃要领俩瞎男人去红都炮台给日本人和伪军唱曲算命,就吩咐瞎男人掩护男娃趁机清点枪炮人数、摸清内部情报。男娃叫屎蛋,他后来成了“没眼人”的老队长。屎蛋小时候是有眼能看清的,就领了八路给他的任务,穿着有两个大口袋的褂子,拎一篮子瓜子去了。他趁俩瞎男人唱《吕布戏貂蝉》的工夫,拎着篮子,满口大爷大叔地给人鞠躬作揖送瓜子,“见几个人往左口袋放几颗瓜子,见几支枪就往右口袋放几颗瓜子,犄角旮旯都没落下”。有了屎蛋的情报,炮楼没几天就被八路军端了,屎蛋也为此立了功吃了生平第一回羊肉 红都一仗,八路军就把走山卖唱的“没眼人”收编成了一支编外的情报部队,共三十几个人分四个小分队,每个队都安插了一个装瞎的八路军特务当队长。让他们在敌占区借唱书算卦,装神弄鬼,送情报、运军火、宣传抗日。后来就有了“盲人宣传队”的称号。仗打完后,八路军走了,“没眼人”却没再散。就这样生生死死一茬茬地换。因了曾替八路做过事情的光荣历史,太行山上就流传下为流浪卖艺的“没眼人”“派睡”、“派饭”的习惯。“早先是给一碗饭,再后来就给点钱”,吃千家饭,进千家门,“没眼人”靠此生存了下来 “没眼人”的几件雷人之事 拍纪录片时,左权县文化局给亚妮找来了11位“没眼人”,这几位与亚妮在红都村见到的那帮子“没眼人”相比,穿上了县里给借来的西装,头发也梳得溜光。都知道见到的是文化人,还齐齐唱起了“县委书记下乡来”和“计划生育就是好”,充分发挥了他们因时遇事“现编随唱”的本领 11个“没眼人”为首的现任队长叫七天,37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