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韩愈作品(《山石》、《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pptVIP

韩愈作品(《山石》、《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ppt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石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生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鞿? 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1.运用了游记散文的章法。方东树在《昭昧詹言》评价《山石》:“只是一篇游记,而叙写简妙,犹是古文手法。” 2.运用散文平实自然的语言。语言自然晓畅,没有过多的修辞。清人何焯说:“《山石》直书即目,无意求工而文自至。” 3.运用了散文的句法,全篇单行散句,没有一联对仗的诗句。 4.以议论入诗,最后四句诗的议论,抒发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一、《山石》以文为诗(散文化)的特征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 ——元好问《论诗绝句》二十四 二、《山石》以文为诗(散文化)的艺术效果 《山石》参用散文,避免了律句的圆润和工整,而且语言 平易、意象清新,所以全诗体现出古朴刚健、清峻自然的风格。 全诗没有换韵,这又使诗歌的气韵自然流畅。 三、《山石》的思想感情 韩愈从地方幕府归来,在洛阳等着调选。这时候的韩愈遭遇仕途坎坷,心中有不平,所以借诗歌表示牢骚和苦闷,在诗文中流露出归隐田园的思想。比如同时期的《赠侯喜》、《送李愿归盘谷序》。这种归隐田园不是他真实的想法,毕竟这个时候的他才34岁,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到了第二年,也就是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韩愈在朝廷任职四门博士,结束了洛阳闲居的苦闷生活。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新唐书》中记载,帝曰:“愈言我奉佛,犹可容;至谓东汉奉佛以后,天子咸夭促,言何乖刺邪?”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法门寺佛指骨舍利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韩愈《潮州刺史上谢表》:飓风鳄鱼,患祸不测。州南近界, 涨海连天,毒雾涨氛,日夕发作。臣少多病,年才五十,发白齿 落,理不长久,加以罪犯至重,所处远恶,忧惶惭悸,死亡无日。 一回顾,一前瞻。“家”既指家国,也指家人。“云横秦岭”、 “雪拥蓝关”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写景。 颔联:表现出壮怀激烈的浩然之气,忠而被贬之后,老而弥坚的 执着,这是感情的激愤和志气的高扬。 一、诗的感情内容 清人何焯评价此诗沉郁顿挫,韩愈这首诗继承了杜甫七律的精神,将个人的遭遇和强烈的感情都寄寓在诗中,随着情感的起伏,诗歌也出现了气势的顿挫。 首联:寓情于事,以强烈的对比写出了内心遭受巨大的打击,感 情悲痛却气势恢宏。 颈联:寓情于景,“云横秦岭”、“雪拥蓝关”,于苍茫景象中寄寓 自己的悲愤。 尾联:一个遗嘱式的交代,表现出韩愈不惜“衰朽残年”的决绝勇气, “虽九死其犹未悔”的人生态度。 二、艺术特色 1.全诗情感悲愤凄切,但基调却是激昂慷慨,意境雄浑、气势 大开大合。故纪昀评价“语极凄切,而不衰飒”。 2.全诗以沉郁的感情熔炼叙事、写景、议论。 3.以文为诗,此诗具有文的特征。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引用 吴北江的评论说:“大气盘旋,以文章之法行之。”颈联的瞻顾在 全诗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文章关键作用。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