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西文化原点价值观不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中西文化原点价值观不同.

浅谈中西文化原点价值观不同   摘要:常常听到有关中西文化的差异的报道,有关中西方人在交流中出现的冲突的各种实例。其实各种差异各方的冲突,归根到底都是原点价值观的冲突,西方的原点价值观重个人利益,也就是“利他”,东方文化的原点价值观重他人利益,中国的原点价值观准确的归结为“抑己利他” 关键词:抑己利他;希腊神话;中国神话;《风声》;《楚门的世界》 作者简介:滕云,江苏省南京市人,(1987.5-),四川外语学院研究生部2011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2--02 我们常常听到有关中西文化的差异的报道,有关中西方人在交流中出现的冲突的各种实例。久而久之,我们不禁要问,这些差异和冲突归结到原点上到底是由什么引起的呢?其实,中西方文化中的差异和交流中的冲突是由原点价值观的不同引起的,西方的原点价值观重在是“利己”,中国的原点价值观特别是中华原点价值观重在“利他”,更为准确的讲可以归结为“抑己利他”。 这种原点价值观上的不同给西方和中国的发展带来很大的不同,当中西方文化开始交融后,由产生出让我们担忧的“化学反应”。下面主要通过中西方先民神话中体现出来的差异性,结合《风声》和《楚门的世界》这两部电影来浅谈究竟 一、从早期神话传说上已经显出端倪。西方文化的起源我们现在追溯到希腊神话,在希腊神话中我们都知道克洛诺斯是第一代泰坦十二神的领袖,也是第一代泰坦神。在他推翻自己父亲的残暴统治之后,他的父亲预言他也将被自己的孩子推翻,为此,子女一出生,就被他吞进肚里,只有宙斯幸免。宙斯成年以后,依靠自己的强大,逼迫克洛诺斯吐出自己的兄弟,并携手兄弟们推翻了克洛诺斯的统治。而在中国,我们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盘古出生,天地处于混沌状态,他一刀劈开天地,开创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天每日增高一丈,地每日加厚一丈,他也每日生长一丈,经过一万八千年,天就极高,地就极厚。?《五运历年记》、《绛史》中记载他死后“气作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目、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狱,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虻。”盘古开创出人类的生存世界。?“女娲补天”――《淮南子?天文训》: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西南,故水潦尘埃归焉。”?人民陷入灭顶之灾。女娲为了人类的幸福生活,在天台山顶堆巨石为炉,取五色土为料,又借来太阳神火,经历九天九夜,炼出五色巨石36501块。接着又用九天九夜,用36500块五彩石将天补好。又将天台山之神鳌的四只足砍下来支撑四极,这才换来了一片晴空。我们现在都知道,这些流传下来的生活,其实是先民们自己叙述出来,然后口口相传。从这两个先民创造的神话故事中,我们鲜明的可以感受到西方文化从创世神中就表现出迥异,也折射出中西方先民在思想上的不同。希腊神话中贵为神同时又是父亲的克洛诺斯,为了一己的统治权,不惜吞到自己的孩子,使他们不见天日,中国古语“虎毒不食子”,但是在希腊神话中,作为父亲的克洛诺斯残暴自私的本性暴露无疑。中国神话中的盘古和女娲不仅给予人类出现在地球的权利而且为了人类能够安定的生活,牺牲自己的利益。同为神,克洛诺斯身上表现出更多利己因素,盘古和女娲“抑己利他” 二、中国文化纵然是在百家争鸣的时候,百家们中的大多数都有着或多或少有着“抑己利他”原点价值观。首先来看看百家中后来一支独大的儒家,孔子推崇“仁”、“爱”、“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孟子继承孔子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认为“民贵君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2]提出“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3]的治国思想。道家老子提出做人要“上善若说”[4],墨家的墨子“兼爱”、“爱利百姓”、?“非攻”。最终,在董仲舒上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开始了对中国社会的主要控制,儒家思想宣扬的要“仁”、“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家的中庸之道都给我们中国人的思想带来了源远流长,不可改变的影响。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为了国家的大义置个人生死于不顾;青文胜,?字质夫,夔州人,明洪武年间,为了受灾欠税的百姓能免受鞭挞之刑而死,多次上凑,最终不息上吊自杀牺牲自己 三、在中国的战争岁月中,“以及利他”原点价值观的表现体现的尤为明显。特别是在抗日战争的八年中,国仇家恨交织到一起,“以及利他”原点价值观表现的更加的大气磅礴,动人心魄,荡气回肠。无数的仁人志士抛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