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第四节自然灾害(公开课).ppt

  1.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地理第四节自然灾害(公开课)概要

学习目标 1.常见的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What? 2.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Why? 3.防灾减灾。How? 活动:认识身边的自然灾害 A、自然灾害 B、非自然灾害 1、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把田地里很多西瓜砸烂了。( ) 2、化工厂废水泄漏,水田被污染,有刺鼻的臭味。( ) 3、一游客违反规定在禁区吸烟,乱扔烟头,引发森林火灾。( ) 4、楼上一块广告牌被一阵瞬时大风刮落,正好砸在楼下的两辆汽车上。( ) 季风气候显著 想一想 想一想 我国降水的季节变化 五种地形的比重 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 泥石流的预防   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解决措施: 人工降雨、 节水灌溉、 抗旱水源工程建设等 干 旱 ——山区面积广大 山地 丘陵 崎岖的高原 山区 占我国陆地面积的2/3 滑坡 泥石流 滑坡是坡地上的不稳定块体在重力作用下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危害巨大。 滑坡的危害:破坏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视频 泥石流 泥石流是在坡度较陡的沟谷中形成的饱含石块和泥土的特殊洪流,具有强大的破坏力。 视频 人类活动的加剧,日渐成为地质灾害的重要诱因,人类活动包括采矿、工程开挖、蓄水排水、滥伐乱垦等,这些活动破坏了斜坡的稳定条件,或者增加了灾害发生的物质条件,增加了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和强度。 我国西南地区降水丰沛,山区面积广大,是我国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分布区。 A G C E H B D F 下列图片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 属于地质灾害的是 。 BDEFH ACG 二、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1.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的表现: 同一时间,往往有很多地区发生自然灾害。 同一地区,不仅会出现多种自然灾害,而且不同的自然灾害有时还会连续发生。 同一灾害,如干旱、洪涝等,在大多数地区经常发生。 2.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种类多、分布广 读图回答我国洪涝灾害、 滑坡和泥石流的主要分布地区。 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 。 滑坡和泥石流灾害:主要分布在 。 图2.48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 图2.49中国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 南方地区 中西部山区, 以西南地区最为集中 结合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我国西南多地震的原因: 我国西南地区处在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所以多地震。 中国地形图 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结合我国的地形分布特点和降水的分布特点,解释我国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集中分布的形成原因: 中西部山区,尤其是西南地区,多山,坡陡;降水多暴雨。 图2.48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 洪涝 结合我国降水分布特点,解释我国洪涝灾害集中分布区的形成原因。 该地区年降水量大,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且雨季长,多暴雨和连续性降雨。 读图归纳,完成下表: 泥石流、滑坡 台风 干旱 洪涝 形成原因 主要分布区 自然灾害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地区 东南沿海 地势第二阶梯 该地区降水集中、丰富,地势低平。 降水量较少,尤其是春季降水少。   从低纬度海洋侵入,登陆后逐渐减弱以 至消失。   地处我国高原、山地与丘陵、平原的过 渡地带,坡陡谷深,破碎松散的岩石遇上暴 雨天气或冰雪大量融化,就会产生滑坡、泥 石流等灾害。 中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及成因 灾害监测和预报 自然灾害防御 救灾 三、防灾减灾 防灾减灾 我国运用遥感卫星等技术,能够比较精确的预报台风、寒潮等灾害。 灾害监测和预报 防灾减灾 1979年,国家决定在西北、华北、东北(三北)风沙危害、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工程---三北防护林(绿色万里长城),以求能锁住风沙,减轻自然灾害。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地跨东北西部、华北北部和西北大部分地区,包括我国北方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旗、市、区),东起黑龙江省的宾县,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孜别里山口,东西长4480公里,南北宽560—1460公里,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2.4%,接近我国的半壁河山。 自然灾害防御 为防御自然灾害,我国修建了大量的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防灾减灾 国务院办公厅2011年12月08日发布《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规划提出,我国将建设一大批救灾物资储备中心。多灾易灾地区的省、市、县各级人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