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关县阿峨新寨壮族农民版画艺术特点
马关县阿峨新寨壮族农民版画的艺术特点 【摘要】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云南省马关县阿峨新寨壮族农民版画以一定的风格特色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一定影响。2000年5月,马关县阿峨新寨获国家文化部授予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文章从几个方面浅析了阿峨新寨壮族农民版画的艺术特点
【关键词】马关县;农民版画;艺术
一、马关县阿峨新寨壮族农民版画简介
云南省马关县阿峨新寨是典型的壮族村寨,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一直活跃着一支壮族农民业余版画创作队伍,他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作了一千余幅黑白木刻作品,其中有部分作品飘洋过海到日本巡回展出过,特别是近年来,在县委、政府的支持下,专门组织到昆明、上海等大中城市进行过巡回展览,报社、电视台等相关媒体也作过多次专题报道,有几幅作品在省级以上的展览中曾获过不同层次的奖项。目前,全村有数十人在学习和参与版画创作,成立有版画协会,版画已经成为村里的重要文化产业。2000年5月,马关县阿峨新寨获国家文化部授予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
二、马关县阿峨新寨壮族农民版画的艺术特点
1、简单的刀法,质朴的情感。刀法是木刻版画的艺术语言,阿峨新寨壮族农民版画出自于农民之手,这些农民不是科班出身,没有经过专业的技法训练,对刀法的组织、画面的构成等专业知识是不系统的,比起学院毕业受过专业训练的画家来说,显得有点“土”和“不专业”,因此所创作出来的黑白木刻没有“漂亮”的刀法或高超的技艺。许多作品用一把刻刀、两把刀或一种刀法就刻完了,有的甚至就像普通黑白画,显得很简单。有的作品要么只是阴刻要么只是阳刻就完成。但这种简单的手法背后透露出来的却是真诚质朴的情感。农民们白天种地,夜晚画画,力求把白天的劳动情景、喜闻乐见的东西描画出来、用木板刻印出来,经历过什么回忆什么,想什么就刻画什么,没有虚伪,缺少华丽,技巧不多,手法单一。他们的作品显得有些“土得掉渣”,但却真诚感人,简单的技法背后隐藏的是朴实无华的真情。例如侬松勤2000年左右创作的《推磨》只用阴刻的线条表现完成,象一张线描作品,表现的是普通农民家庭传统手工磨豆腐的一个场景,男的在推磨,女的在放豆子,男女配合,夫妻恩爱,其乐融融。再看龙子辉2000年创作的《捞鱼蛙》,表现的是几个孩子在水中捞鱼,水纹用阳刻,人物结构用阴刻,外围的四个人物动态相似,卧在水面,中间三个人物站水中弯腰捞鱼。画面所用刀法技巧并不复杂,但却能生动的反映出农村孩子童年的天真与欢乐。这幅作品曾多次参加过不同级别的展览,并受到观众的好评
2、简洁的造型,生动的形象特征。造型是绘画艺术本质特征,没有受过美术的系统教育和专门造型训练的阿峨新寨农民对画面上人物和其它物体的处理是很直观和单纯的,他们没有严格的透视观念,没有专业的结构意识,没有立体造型的经验。对画面上物体的描绘往往来自基本的视觉感受,形象直观生动,并且有“形变”的稚拙感。最重要的是阿峨新寨农民版画不懂精微的描摹,除少数大件作品稍显复杂以外,其它多数作品造型简洁、概括。许多作品刻画有穿着传统壮族服饰劳作的农人以及农田、绿树、河流、耕牛、鸡鸭、农舍等,内容丰富,形象表现生动。尤其是在人物的表现上,因涉及各种生产劳动场面,画家们在构思和创作时特别注重人物动态的表现。例如杨洪昌2006年创作的《村娃》,画面描绘了八个小孩聚精会神的在一条平卧着的牛背上看书,牛和人的比例很失调,显得牛很大。对人物的刻画有正面的、背对的、侧面的,还有骑在牛背上的、半骑的、站地上的等等,各个人物的形态生动,趣味十足。再看龙子辉的《捞鱼娃》、龙继勤的《纸马舞》、龙继魄的《花山乐》以及卢正林的《故居》等等,画面中人物、动物以及其它物象的造型并不复杂,但却有着生动的形象表现
3、生活的画面,乐观向上的精神。阿峨新寨壮族农民版画最具代表性的是黑白木刻。近四十年来,阿峨新寨的黑白木刻一直立足本土,以民俗生活为题材,表现本民族生产、生活、劳动、竞技、节日、婚庆、恋爱等的场景以及家乡风光,是农民用艺术的手段表达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幸福的向往。画面多反映了良好社会风尚,歌颂着美好幸福的生活,传递着高尚的情操,祈求着美好的未来,传递着社会的正能量,表达了壮家人对待生活之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例如,卢正林创作的《六月花饭香》,此幅作品表现了壮家每年农历六月染花饭祭祖的传统节日场面。画面人物众多,动态各异,有蹲着的、站着的,有正面的、背面的和侧面的,气氛热烈,构图饱满,疏密有秩。通过节日热闹的场面充分表现了壮族人民勤劳、善良、乐观向上民族风气,不失为一幅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佳作
4、写实的表现,抒情的表达。马关县阿峨新寨的农民多用写实的手法、再现的方式表现本民族的生产生活和劳动的画面,绝少有抽象和脱离生活的画面,但却充分抒发着画家的情感。追寻阿峨新寨壮族农民版画的起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