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_汽车外形设计与空气动力学.pptx

  1. 1、本文档共10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_汽车外形设计与空气动力学课件

第五章—汽车造型与空气动力学;如果我们把空气想象成薄层的话,当气流经过车身时保持流线状态,说明空气阻力对车身的影响较小。一旦这种流线气流被打破并与车身轮廓分离便会产生乱流,从而产生空气阻力。其实最理想的低风阻形状是类似泪滴的圆滑造型,头部圆滑而尾部尖细。理论上,这种泪滴造型的Cd风阻系数只有0.05。; 附面层(boundary layer) ; 顺压梯度和逆压梯度; 气流分离现象(flow separation) ;尾流区 在分离点后,是一不规则流动的涡流区,总体上是静止不动的“死水区”。物体向前运动时,它随之运动,故称“尾流”。 尾流区内各点压力几乎相等,与分离点处压力相同。;减小形状阻力的措施 降低逆压梯度  减缓物体背流面的截面变化,使分离点(分离线)向后移,减小尾流区。 增大紊流度 增大物面的粗糙度。 分离是产生在附面层 流体没有粘度,就没有附面层。 没有附面层,就不会产生气流分离现象。 汽车上的分离区 气流在前风窗下部、车顶前端、行李前部等处分离后,又重新附着,形成分离区(亦称为“气泡”( bubble))。 ;1.3 压力系数;2.汽车空气动力与空气动力矩;空气动力矩的表达式 俯仰力矩 令 则 一般取汽车的轴距作为特征长度l 。 类似地,侧倾力矩MX、横摆力矩MZ也表示为;3.空气阻力;3.空气阻力;3.3 诱导阻力(induced drag) ;气流在后背的偏转角越大,诱导阻力越大; 后背倾角越大,气流在后背的偏转角越大。 气流在后背的流程越长,诱导阻力越大。 分离点前移,气流在后背的流程减小。 后背倾角的变化,对形状阻力和诱导阻力都有影响。 随倾角增大,诱导阻力增大,并随分离点前移,增大速度减缓,最终减小,至消失; 随后背倾角增大,形状阻力先减小,再增大,分离点前移至后背顶端时,不再增大。;3.4 干扰阻力; 车身表面凸起物对气流影响; 车身表面凹槽产生的干扰阻力; 车轮旋转对气流的影响;轮罩的遮挡,减弱了车轮旋转对气流的干扰,降低了空气阻力。 在轮罩中的转动车轮,在其前侧面和前下部有气流向外流动,对主气流产生干扰。 轮胎宽度有一空气阻力最小的值。 ;3.5 内部阻力;4.空气升力;4.2 地面效应;5.侧向气流和空气动力稳定性;5.2 汽车空气动力稳定性; 车身侧视轮廓图的形心位置越靠后,其气压中心越靠后,空气动力稳定性越好。;;;;;;;;;;?风窗玻璃应尽可能“躺平”,且与车顶圆滑过渡。;越野车很难做到;;增加前阻风板(air dam) 阻风板的作用: 减少进入底部的空气量。 阻风板后形成局部高压区。 前阻风板的优化 不同的汽车,前阻风板的位置、尺寸均有一最佳值。; 形状位置不同时,对Cx和Cy的影响不同,图中所示(巴西产)为安装扰流器后的特性曲线, 由图知B40获得最小的阻力值Cx下降3%Cyf下降21%, K120获得最小的阻力值 Cyf 下降50%。由图还可以看出,速度愈高升力下降愈明显。 ;阻风板示例;凸起唇 有些车型不单独设置扰流器,设置如图4-51所示的凸起唇,这种凸起唇起着扰流器的作用。 ;;;?水平投影应为腰鼓形。;?后端稍稍收缩,前端呈半圆形。;货车顶盖优化 避免在驾驶室与货厢连接处产生气流分离,以减小空气阻力。; 货车的后导流罩 ;;?面与面交接处的棱角应为圆柱状。;;?尽量减少灯、后视镜和门把手等凸出物。;;轮子和轮坑的影响 ;(2)改进措施 a、? 增加h──进入轮腔的深度,当h增大时,由于轮罩的屏蔽作用减小。如图4-53所示:h?时屏蔽作用增强,进入轮坑的气流量减小,在前面喷出时对侧面气流的干扰减轻,故 下降。 ;b、气流导板 如图4-54所示,安装这种导板后,可以对气流起疏导作用,使气流平顺减小分离的可能性。气动阻力下降 。3/8模型的试验结果表明气动阻力系数下降5%。 ;c、轮罩 为了减轻轮子转动对气流的干扰,安装如图4-55所示的轮罩,有的车在侧面加金属盖板将侧面屏蔽起来,也可起到屏蔽作用,对于前轮,为了灵活转向在盖板周围设有特殊橡胶,可不妨碍转向。这种盖板或轮罩可使下降9%。 ;车轮整流罩(Wheel cover) 车轮整流罩的作用 减小车轮转动引起的干扰阻力; 减小翼子板开口引起的干扰阻力。 制动器散热效果差。;;;;;; 车身后背对空气阻力的影响;;?最好采用方背式或快背式。;?若用阶背式,则行李箱盖板至地面距离应高些,长度要短些。;后扰流器(spoiler) 后扰流器的作用 在扰流器前形成局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